上海初中教育质量如何?校外补习作用大吗?看全样本大数据


作者:崔翼琴
编辑:崔翼琴
时间:2019-12-19 12:01

◆上海初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

◆有多少家长、学生对家门口的学校认同?

◆校外补习,真能大幅提升学生的成绩吗? 

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2018年度初中学生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这份覆盖上海645余所全部初中学校的全样本调查结果,较为客观地呈现上海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表明上海初中教育在优质均衡发展道路上进一步取得成效,提质增效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而其中也反映了一些家长、老师颇为关心的方面如: 

学生睡眠时间有所改善,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人数的比例,2018年比2015年上升了1.9%。

上海初中学生健康达标率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初中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6.8%。

调查也发现,校外学科补习并不是提升学业成绩的“快车道”,与参加校外学科补习提高学生的成绩相比,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影响更大。 

图 / 视觉中国 


市教委教研室介绍,2018年度上海市初中学生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呈现了以下一些方面: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上海初中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92.2%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行为规范倾向,而从学校层面的数据显示,学生家庭教育方式与行为规范、亲社会行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其次,连续几年,学科测试结果显示,达到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九年级学生比例分别为96%、93%、92%和91%,处于较高的水平。

第三,上海初中学生健康达标率处于高位,2018年初中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6.8%(2015年为96%)。另外,初中学生的美育成绩也有显著成效,参加公益劳动的倾向性强。 


不同区域、城乡差距缩小,家门口的好学校获更多认同 

绿色指标评价结果同样显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学业成绩均衡度处于较高水平;学业水平达标的比例上,城乡之间差异在缩小。

家门口的好学校获得更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数据显示,近年来学生对家门口好学校的认同度有明显提高,九年级学生比例为90.8%,比2015年高10个百分点。另外,家长对学校满意度也有提高,91%的家长表示经常知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92.4%家长表示自己能通过学校开放日、家长微信群进行家校互动。

数据也显示,对学校教育“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初中学生家长约为92%,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很公平、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足够渠道向学校表达意见。  

图 / 视觉中国


提质增效作用显现 学生学习状态改善 

报告显示,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保持高位发展水平,比如79.3%以上学生相信自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82.4%的学生认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能学得很好;73.8%的学生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其次,学生睡眠时间有所改善,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小时以上人数的比例,2018年比2015年上升了1.9%。 

再次,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减轻,2018年有50.10%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小。 

此外,调查也显示,教师职业认同感比较高,有84.9%的教师明确表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有80.4%的教师反映,学校很关注学生在学校里是否学得开心、愉快。 


问题思考:校外补习对提高成绩作用有多大? 

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结果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思考: 

调查发现,校外学科补习并不是提升学业成绩的“快车道”,与参加校外学科补习提高学生的成绩相比,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提升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更大。 

而大量实践表明,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自信,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补课对学习成绩提高有没有影响,还要看学生自身和学科的特点。有些教师反馈,学生平时课内外的不良习惯,在补课班也同样呈现,比如课余喜欢打游戏的学生,到补课班只不过换了一个更“宽松”的环境玩耍,还有不少学生是奉父母之命来补习,这样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纪明泽表示,教育是一个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的结果,今天分数多了一分,并非表示未来发展就一定好。不光要看学生的成绩,还要看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实际上,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的现象并不如一般认知中那样普遍。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成绩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2016年的调查中87%以上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语文、数学和英语的课外学习培训班。

该研究成果还发现:在2016年前的5年中,上海的教育发展均衡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男生和女生之间、本地出生和外地出生学生之间、中心城区和郊区学校之间的成绩差距正在大幅度缩小。两次调查中学生在家做作业的时间略微增加了20分钟,学生在家做作业时间与成绩之间呈现倒U型结构,这也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提高学习效率,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在家的作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图 / 视觉中国

探索作业分层设计  让学生忙而幸福

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陆军表示,按照绿色指标反映的结果,近年来学生的学习保持在高位稳定的状态,睡眠系数指标上升明显,而在校际间的均衡和学生压力方面还值得关注。

在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初中,教师们在聚焦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方面作探索,通过“课堂高效化、作业科学化”的措施,进一步研究课程标准落实、编制教学手册,并且在学生作业的时间、难度和效果上予以控制。 

奉贤区青溪中学近年来坚持绿标引领,校长薛晨红说,学校支持每位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聚焦每一次教学实践的有效落实,尤其关注备课与上课,注重对学生思维培养;建立人文校园,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实行作业分层设计,让作业更有“温度”,教师每天为不同水平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完成时间;作业方式也采取“分层”,学校每周安排一次趣味作业,比如理科安排有趣的动手作业;文科安排一次采访、辩论或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绿色指标引领下,未来要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呵护、激活学生的潜力,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是否面向每个孩子因材施教等。同时,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也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培养。“教育的本源是育人,关键要素是激励、激发,让学生忙而快乐着,忙而幸福着。


(注: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