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昌路上,我们踏入了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作者:李欣欣 顾筝
编辑:韩小妮
时间:2019-12-21 00:37


或许你走过路过,却错过了南昌路上一些看起来神秘莫测的地方。

这一点都不奇怪,麻瓜怎么那么容易看到魔法。



一眼南昌路

▼点击观看▼




南昌路紧挨着淮海中路,跟热闹的淮海路相比,南昌路显得出奇清净。

沿街安放着三三两两的小店,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咖啡店,就是看上去很有设计感的服装店。

这条小马路最为人熟悉的标签大概是“名人故居集中地”、“网红咖啡店聚集地”。


■在大多数人印象里,南昌路是一条文艺小资的小马路。


但是,转角就会看到神秘主义色彩。

从茂名南路拐进南昌路,有个地方很吸引眼球——气功研究所。

那是一幢砖红色的小楼,墙面上是金光闪闪的字:“上海气功研究所医疗门诊部”。


■红砖墙面上写着“气功研究所”,几个大字很是醒目。


对于气功,吃瓜群众总觉得高深莫测。一个专门研究气功的地方,那代表里面有很多世外高人吧?

可是真正推开门,会发现这幢有历史感的小楼,更像一个中医门诊部。

人不多,门口负责导医的工作人员和一个中年大叔正在聊天。


■这幢有历史感的小楼更像一个中医门诊部


大叔显然是这里的“常客”,看到有生面孔进来,主动做宣传说:

“今朝我陪阿拉爷(父亲)来,伊是前列腺毛病,扎针效果老好的。好了8个月,最近又不好了,再来一趟。”

他说最早是听了朋友的推荐,自己来看病的。“我一直来的。有一趟还看到一个老外睏在此地打金针。我问医生:老外也相信这个啊?”

“医生讲,来过几趟了,回去以后贪吃又发湿疹了,只好再来。”

说完,他意犹未尽地评价:“有劲蛮有劲呃。”


■这间中医门诊部开在一栋西式风格的小楼里


靠门的墙壁上贴着各个医生的照片,下面有专长介绍。“忠粉”大叔又凑上来说:“侬看,都是研究员,啥地方好有研究员来帮侬看毛病啊?”

既然名为气功研究所,它自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医门诊部,这里还举办气功学习班。

“阿拉此地不是发气功硬功来帮人家看毛病,是来参加阿拉的气功学习班,自己来练气功,就像练瑜伽一样。”二楼诊室内坐着的一位白发医生说。

“你们想要了解气功研究所的来历啊?刚刚正好(病)人跑光,我可以给你们讲讲。”


■从内部装饰也可以看出,这栋房子有些年代了。


这位柴医生1978年考上上海中医药学院(现在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的时候,跟的导师是学气功的。

“个么我也只好学气功了。跟着导师做研究:气功为什么能治病,治病的过程中有哪些生理指标、生化指标会有变化。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气到底是什么,气功能进入什么功能状态……”

等到1980年代,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多个研究所,气功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一百多人研究气功,柴医生是其中一名研究员。

“都是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不是捣糨糊的。阿拉研究生化、免疫、细胞状态变化……搞硬气?有啥好研究的啦,都是被无知者搞坏了。”

“规规矩矩搞科学的东西,没人会去传。讲得玄乎,神神秘秘的,就容易传了,所以后来宣传走偏了。”老先生愤愤不平地说。


■这是一家医保定点机构


柴医生今年已经77岁了,头发全白,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他说自己每天都会练功法。“运动这样东西,你进入状态之后就老有味道的。”

最后,他不忘补充说:“气功和中医一样的,不同的毛病要用不同的功法,不是一种功法可以治百病,否则就成仙丹了。而且它也是有局限的,不是所有毛病都可以治。”

当然,老先生对于气功的看法乃一家之言。在这里,我们只是如实记录。





- END -


写稿子:李欣欣 顾 筝/

拍照片:李欣欣 顾筝/ 

拍视频:林国华/ 编稿子: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