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总共5集、每集只有30分钟,讲述做书人、卖书人、读书人的故事的纪录片火了。
它的名字是《但是还有书籍》,由哔哩哔哩和@小河视频联合出品,目前在B站有433.5万播放量,评分9.9分。豆瓣评分也高达9.4分,是B站推出的纪录片中至今评分最高的一部。
为什么这么火?很多人因为胡歌的配音知道它,但在观影时发现胡歌毫无存在感,刷出了“胡歌逐渐没有了排面”的弹幕。有人称之为大型图书种草节目:“第一集看完就买了四本书”,还有人说:“它治愈了我2019年积攒的压力和焦虑。”
藉由一群爱书的人,读书的快乐或能重新被领悟。正如罗颖鸾的导演手记所写:“生活是一颗随时爆炸的原子弹,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书本身是一个故事,写书的人身上又有个故事,书的流转又是一个故事。
看一群隐身于书背后的人,一群眼里有光的人,在认真地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年底上新的《但是还有书籍》,给人以一种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相似的观影体验。
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花了13年时间编辑《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他说,编辑的工作,质量和时间是成正比的。
为了出版这本书,他在编辑这本书前就付出了很多功夫。通过一张纸张发现整部日记的价值,连续数年上门拜访郑天挺的后人出版日记……只因为他认为这件事有价值。最后,当他因为这本书获得了宋云彬古籍整理奖·编辑奖,却把1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基金会。
还有后浪文学主编朱岳。作为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作品的国内出版方,后浪文学被誉为“最大赢家”。朱岳在收获一堆恭喜后说:“谢谢大家哈,有了钱可以多做点原创新人。”一种堂吉诃德式的“中二感”油然而生。
三联书店的图书装帧设计专家宁成春同样爱书如命。他设计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城记》等诸多三联的经典作品。当时读陈寅恪一书非常感动,他就把书稿放在背包里准备回家继续看——没想到在路上遗失了。
宁成春说:“(头发)原来有些白,从那儿就彻底白了。”万幸书稿回来了。
在大家急忙赶路的时候,他们把时间“沉没”在不能被金钱计算的地方,打造着优秀的精神产品——这是值得感谢的。而他们对工作的敬重,更令我们有一种敬惜纸笔的心情。
纪录片还为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埋下了一颗颗彩蛋——类似于“胡适也曾偷懒”。总导演罗颖鸾在导演手记中说,她一开始想拍一个像日剧《重版出来》一样的故事,后来发现其实很“丧”。在纪录片中,胡歌作为配音演员,在描述完编辑一天的生活后,用网红朱一旦的语气配上了一句拖着长音的“枯燥”。
譬如说,《百年孤独》中文授权版的首位译者范晔说,自己去北大读西班牙语基本上是误打误撞,学习时觉得自己不行,很有挫败感,“主要是因为懒”。 从翻译的业余爱好者到获得翻译《百年孤独》的机会,再到越翻越多,他的胆怯之情反而日益增长,认可“翻译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身为后浪文学主编,朱岳描述自己做编辑最初的十年,一直只把它当糊口的方式,“写小说是当上帝,做编辑是当杂役。”即使是今天找寻到了做编辑的意义,他每天的工作依旧波澜不惊——打卡、看稿、刷豆瓣。
独立设计师何浩曾有过迷茫的时期。入行时做商业设计工作,但这无法让他获得满足感。直到接触到徐冰、荒木经惟等中国数十位艺术家的图书装帧,他才发现:工作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人在工作中也可以释放自己的热情。
中国原创绘本先锋人物熊亮也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但他的改变更似一场“顿悟”。梦里梦见自己是卡夫卡的甲壳虫,跳起来放摇滚乐,“你是一个摇滚青年,怎么可以每天想着怎么工作,以后还想自己开公司。”于是,他开始创作自己的绘本作品。
B站的用户比较年轻,这类心路历程或许更有其价值。不要一昧追求成功,希冀一蹴而就,也不要总是担心“为他人做嫁衣”,需要“板凳一坐十年冷”。就像《重版再来》《校对女孩》等讲述小人物的职场故事的日剧表达的一样,如果你认可自己的工作,有来自内心的动力源泉,你的人生或许不轻松,但这种问心无愧是对人最好的滋养。
做书很难,他们却活成了年轻人想要的样子。
这里的书都可以打开看,没开封的都可以看,书就是希望它被看。
这是流动书屋乐开书店的店主蜗牛,把流动书屋开到乡村时说的一句话。她希望让书出现在原本可能不会出现的地方。
带上书,和心爱的人一起漫游中国,开设流动书摊——这是一种极其诗意的生活,也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对书的信仰。
有意思的是,这部纪录片由于请来了一群爱书和懂书的人,顿时化身“大型图书种草节目”。
不怕太专业,只怕不懂行,听完一场介绍华语文学边缘地带的优秀作家、坐多年冷板凳整理的学术著作、拉美文学的优秀翻译版本、当今中国优秀的绘本作品、堪称艺术品的《桃花鱼》等作品的盛宴,不少观众顿时“迷了心智”,下单买了好几本书。还有人建议,应该在视频下方插入直达书目的购买链接。
有些书很好但你不知道,这应该读。有些书很美但你一直在读教材,这应该读。有些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不如“慢慢走,欣赏啊”。
《但是还有书籍》提供了一种思路——通过视频的形式推荐书籍,未必只有畅销书一种可能。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爱,这些有门槛的书籍反而可以规避掉重复的文化综艺给人带来的倦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