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镇丨鼠年大吉:过年也要仪式感,那些你不知道的过年习俗


作者:老港纵横
编辑:丁夏
时间:2020-01-22 14:55

时光荏苒, 岁月沓来,2020年春节即将来临。

腊月里备年货、除夕烧年夜饭、

初二拜年、初五接财神、十五赏灯……

听老一辈们说

过去吾伲过年

各种各样的习俗,花头精老多了

过年也要满满的仪式感

和小编一起了解过年习俗吧

进入腊月,贤惠的阿姨妈妈们要开始购置起年货了,准备糕点类、腊味类、糖果类、礼盒类等各类过年必备小零食,静待亲朋好友前来拜年。

从腊月下旬起至除夕,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用长柄扫帚掸掉屋顶四角及墙上灰尘、蛛网,称“掸檐尘”。老话说“越掸越发”,在上海话中,“尘”与“陈”谐音,所以也叫“掸陈”,寓意掸除“晦气”。

多数人家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比如:贴在水缸上,象征年年有余(鱼);贴在米囤上,象征五谷丰登。

贴春联小贴士

1、春联的左右联你弄清了吗:

因为古代中国文字是竖着写,习惯从右向左读,所以贴春联正确方式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横批的文字,从右至左读。

2、贴春联时间:

以前,在清代的皇宫“腊月二十六”就要贴春联,不同地区贴春联的时间也不相同。

如今,大家普遍会在除夕当天上午6点到中午12点把旧春联撕破,寓意破除去年霉运,然后贴上新春联,有辞旧迎新之意。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大门是家的出入口,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所贴的福字应端庄正气。而且如果把大门上的“福”字倒着贴,可就是把福气倒在门外啦!

另外,门口除了可以贴福字还可以贴“喜”、“寿”、“满”、“有”等字。

除夕,即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热闹、最温馨的日子。这一天,每户人家都会齐聚在一起,为同一件“头等大事”而忙前忙后——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菜肴的丰富程度,自然是不必说,一般席上有鸡(寓意吉祥如意)、虾(寓意节节高升)、鱼(记得不要光盘哦,要年年有余哦)、八宝饭(寓意团团圆圆,甜蜜圆满)、春卷(把春天和财富统统放进一张薄皮里,味道更是赞)......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传统的守岁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现在一般来说,守岁时间过了12点就可以睡了。

除夕晚上,长辈有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以前用的铜钱,中有方孔,用红绳将钱币贯穿起来,放置在床脚,驱避邪恶。现在是直接给红包,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有和小编一样,小时候的压岁钱都上交了呢!

压岁钱的由来
传说古代有个叫“祟”的小妖,每年大年三十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就变成了“祟”。有一次,一家大户人家的夫妻,为防小偷,将钱币分开包了起来,其中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孩子枕边。半夜里,“祟”正要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把“祟”吓跑了,后被大家纷纷效仿。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过年时,家长都会带领小辈出门走访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称之“拜年”。

拜年方式多种多样,拜亲朋的次序也有讲究。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

神 

接财神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因为中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年初四晚上12点后大家便纷纷鸣放爆竹迎接财神的到来。PS:禁止在外环线内区域燃放烟花爆竹,外环线以外区域也应遵守相关规定哦!

是不是涨知识啦

这只是过年习俗的一小部分

其他的就由你们自己探寻啦

希望2020年

大家可以过一个有仪式感的新年哦!

来源:老港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