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影响下,搭乘飞机出行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陈琼烨
编辑:陈琼烨
时间:2020-02-06 17:13

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各地已陆续准备开始复工。复工,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交通工具来实现,例如火车、飞机、大巴、轮渡以及自驾等方式。不少人会疑惑,到底哪种交通工具在疫情期间最为安全?

波音中国近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提到了飞机和火车这两种交通工具中的换气率,显示飞机每小时总换气次数(外部空气和过滤空气)约是火车的两倍,甚至略高于医院产房和手术室的换气率。

飞机、火车及建筑中的换气率对比 来源:波音中国

飞机客舱内的空气是由飞机发动机将外界的空气吸入飞机,在相应的系统将其调节到适合乘客的空气压力和温度之后供应到客舱。在绝大部分的现代机型中,约50%的舱内空气会被循环利用,与外界新鲜空气混合,一同进入客舱。

客舱内的空气是否有任何过滤和保护机制?

根据波音中国的这篇文章,绝大部分现代客机都装备有高效粒子空气滤(HEPA)。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标准,这类滤网过滤0.3微米直径微粒的效率须高于99.97%,因此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病毒和细菌。舱内的再循环空气都会经过这种HEPA空气滤清洁过滤,然后与来自外部的新鲜空气混合。平均每两至三分钟客舱内的所有空气就会被完全更新一次。

由于各种机型的差异,飞机的环控系统会匹配相应的调节,因此不同的机型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具体换气率会存在一定差异。但飞机设计所必须遵循的民航法规规定的最低标准为每分钟为每名乘客至少提供0.55磅(相当于250-280升)的新鲜空气。有研究显示,飞机的平均换气速率远远高于其他商业室内环境。

疫情期间出行,乘坐飞机是否完全安全和卫生的呢?

凡事没有绝对。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于2018年发布的一份《洲际航班呼吸系统疾病传染行为分析》报告显示,机舱内的传染性疾病源,尤其是呼吸系统传染疾病的飞沫,感染半径虽通常不会超出患者一米范围,但对同排和前后紧邻座位乘客的感染几率高达80%。同时,咳嗽、喷嚏、气流和走动将扩大传染范围。

根据该报告,那些与患者同排两个座位以内都是高危区域。对于大多数与传染源不同排,且相距一米以外的乘客而言,研究发现,靠窗的座位被传染概率远低于中间座位和过道座位。当然,前提是坐在靠窗位置的你邻座不是一个传染源。此外,前排座位的感染概率略低于中后部座位。

另外,研究还指出,当感染源在机舱中部时,机舱后部的接触和感染概率都要略高于前部。

尽管客舱内的空气是经过高标准过滤和清洁的,但毕竟乘坐飞机时谁也不能保证你的直径一米之内没有人,虽然按照目前的客座率,这个情况还是比较可能的。

部分航司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座位

据国内某航司透露,目前,该航司在实际安排座位中,会将重点地区的乘客和其他乘客分开就坐,比如两类乘客之间空三排等措施,尽可能保障航班上每位乘客的安全。

在飞行途中,如果有乘客出现发热、严重咳嗽等症状,据东航相关人士透露,这种情况下,乘务人员会将该乘客安排至客舱后几排预留的座位,降低交叉感染机率。

尽管目前并未有明确规定乘客在飞行过程中全程不允许摘掉口罩,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周到君建议,选择飞机出行的乘客,仍需要考虑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飞行尽量做到全程不摘口罩。当然,不仅仅在客舱环境中,值机和登机时候的排队也需注意和前后乘客保持适当距离。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