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普陀区某隔离定点单位,一台名为PEANUT的送餐机器人在楼道里飞驰。它穿越长长的走廊,途中闪避着一些明显的障碍物,最终停在其中一间房间门口。
“321室,请来取走自己的午餐。” PEANUT送餐机器人发出清脆的女性声音。
不一会儿,一位戴着口罩的隔离人员走出门,从机器人的托盘上娴熟的取走自己的午餐,即刻回房将门关闭。“祝您用餐愉快。如有其他需要,请微信联系工作人员”。PEANUT送餐机器人说完,静待片刻,随后离开。
机器人送餐,不再是科幻小说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成为应对疫情的必要手段。
截至2月20日,上海本土的人工智能企业擎朗智能已陆续向杭州、上海等地的隔离区派出数十台送餐机器人。专项用于疫情期间的三餐及水果、矿泉水、药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免接触配送服务。
上述普陀区隔离点便是擎朗智能机器人服务对象之一。
每到早、中、晚送餐时间,先由穿戴防护服、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员负责将餐食依次放置在机器人的托盘上,并在其UI触摸屏上选择对应的房间号。然后送餐机器人PEANUT载上饭菜,自主追踪房间号,对应送餐。
机器人代替人来送餐,这对于疫情防控有着很大的帮助。
社工小李向周到君坦言,在目前的送餐模式下,工作人员往往需要戴齐装备,费时费力,且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一次性防护用品的供应也并不富裕。
而显而易见的是,通过送餐机器人全自主免接触配送方式,可以阻断“人传人”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链条,减少隔离区内部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还可以有效提高送餐效率,节约一次性防护用品的使用。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爆发期’,我们在进行自我保护和相关救治的同时,也希望利用送餐机器人等新技术为遏制疫情发挥作用。” 擎朗智能创始人李通如是说。
此前2月11日,擎朗智能公布了最新的驰援名单。将为包括上海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国际妇婴医院、上海普陀区汉庭隔离酒店、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仁济医院等九家隔离点及医院,提供免接触送餐等援助。
2月19日,送餐机器人进驻湖北省委党校盘龙城校区方舱医院。
当日下午16点25分,擎朗技术工程师刘康与省委党校方舱医院对接,预备将机器人送达并部署。但特殊时期,物流十分不便。刘康灵机一动,最终联系公交车运输机器人。
18点10分,机器人顺利抵达目的地。此时不少医院相关人员已在路边守候多时,共同迎接“新同事”。
这批机器人已是擎朗智能旗下第二批进驻武汉方舱医院的“送餐员“。
此前2月4日,根据洪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武汉市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被临时改建为“方舱医院”,用于收治轻症发热患者。24小时内,洪山区800床位方舱医院已准备就绪。
“PEANUT”进入方舱医院后,执行配送三餐、药品、化验单等工作。餐食或物资到达病床前,机器人语音提醒人员拿取后返回原处,由护士消毒后再次投入配送,用机器人代替医护过程中的流程化工作。
截至目前,擎朗智能已在湖北省驰援多家医院及隔离点,包括武汉石牌岭方舱医院、武汉中心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楚天医院,武汉纽宾凯酒店集中隔离点、孝感大悟县高铁新区中医院、洪湖第四人民医院等。
“通过送餐机器人完成餐食、验单、药物等简单但耗力的配送工作,医护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既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避免了院内人员及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可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擎朗智能创始人李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