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密布的区域,通常都会有规模性的出租房,这些被称为“白领公寓”的运营方来源不一,疫情流行期间,面对基本都是返沪人员居住的“白领公寓”,其所在的属地政府将如何助其“战疫”?
作为人口导入大区,浦东的曹路镇毗邻金桥工业区,随着地铁等公共交通的日益便捷,近几年来,“白领公寓”数量不断上升。但此类公寓房由于房间数量多、结构紧凑,给防控疫情带来不小挑战。
“我们这里是刷卡入户,因此对未曾登记《返沪人员健康登记表》的租客,实行暂停门卡的临时措施。”一白领公寓的运营负责人告诉周到君,这样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返沪人员健康信息收集全覆盖。“这也是出于整个白领公寓居住者的安全考量”。
像这样的白领公寓在曹路镇内共有33座,在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曹路镇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10个工作小组,率先启动定点+包干排查责任,通过抽查、巡查和暗访的方式来摸清返沪人员的详细情况,并要求各公寓楼管理方做到4个100%,即要求返沪人员100%戴口罩、100%测量体温、重点区域100%消毒、100%健康登记,做到“一个不漏”,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
由于白领公寓的居住者多为外地返沪人员,因此不少人返沪后都需要先行完成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
说实话,仅仅靠公寓运营方的工作人员来提供各种服务,运营方在现实中确难以支撑。于是,曹路镇对接3家本地经营户在严格审核的条件下先行营业,积极引导经营户从堂食经营转为外卖经营,安排固定人员为白领公寓提供餐饮外送服务,让居家隔离人员可以安心在家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之所以白领公寓的防疫推进有序,和去年年底公寓专项整治的“先手棋”关系密切。原来,在去年12月,为了规范白领公寓经营,服务好周边企业,解决年轻白领的后顾之忧,曹路镇就启动了包括白领公寓专项整治在内的综合治理。
“此次白领公寓防疫组就是在前期公寓专项整治的班底上组建而成的,大家已经对白领公寓的现状比较了解,疫情期间虽然紧张忙碌,但能做到忙而不乱,有的放矢。” 疫情防控工作组的负责人表示。
在嘉定外冈镇,其人才公寓是由外冈镇委托专业公司从房屋租赁市场上筹集而来的农民闲置集中居住房屋,统一装修后提供给企业,人才可“拎包入住”,目前主要分布在冈峰新苑、外冈新苑、外冈景苑三个社区。
首批37套公寓内的入住者来自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邦迪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他们的老家遍及全国各地。
“我还在老家时,镇里就来了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的老家,打算什么时候返沪,最近几天都去了哪些地方,问得很详细。”浙江姑娘小陈1月28日就从老家回到了上海,此前通过电话,她已经和公寓管理人员通上了电话,详细了解了居家隔离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据悉,外冈镇房产公司、实业公司作为人才公寓的日常管理机构,在春节假期中,工作人员就第一时间与承租单位、入住人才以电话、微信等形式,持续保持动态联系,进行全员信息摸底与排查,及时了解入住人才的离沪情况及返沪计划,同时筛查出市内市外、已入住、未返沪等人员分类信息,掌握动态信息与行程轨迹及身体状况,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各相关社区,做到37套公寓信息实时更新、排查无遗漏。
而针对入住人才返沪时间不一的情况,运营方、社区与承租单位协商,与入住人才达成共识后,适时调整入住人才的住宿安排,做好已解除隔离(观察)和尚在隔离(观察)期人员的分类管理。
目前还处在隔离期的左先生正在公司安排的宿舍开展为期14天的自主隔离,虽然暂时还不能入住人才公寓,但相关的对接却一天也没有耽搁,“这几天,我已经收到好几个短视频了,租房合同、电器设施的验收、房间的消毒、包括相关的宣传资料都给我准备好了,就等着我隔离期满。”
在位于嘉定工业区胜辛北路绿意路口的科嘉人才公寓,共15栋楼1080套人才安居房,主要服务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6家科研院所的青年人才。这里99%的住户来自外地,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
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就位,对所有出入人员测量体温,楼道内也加强了消毒工作。外地返沪后,除了按照规定居家隔离外,所有出入人员需要办理公寓出入凭证与单元出入凭证两张证才可出入公寓。
“这里目前有370套公寓有住户返回入住,一共将近400人。每栋楼配有2名工作人员对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进行统一管理。”科嘉人才公寓的物业经历王先生告诉周到君,工作人员每天会将餐饮、快递等物品送到隔离人员的房间外。
物业每天排摸370户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将报表报送至各科研院所和管理单位,一旦发现健康异常,将立刻上报区防疫站等相关部门。
而在另一处多为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员工居住的人才公寓内,微信及钉钉小程序的每日健康打卡功能发挥了作用,实时掌握每个员工具体状况。
据悉,皮尔博格在嘉定区共有人才公寓71套,入住青年员工近百人。其中工业区梧桐坊小区共承租30多套青年人才公寓,有50几名青年员工入住于此。为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专门组织志愿者对员工食材进行统一采购,同时采取间隔取餐、送餐到户等无接触的服务模式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