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在线复诊、远程探视、远程联合门诊……2月28日,上海市儿童医院获得市卫健委颁发的互联网医院牌照,这标志着全市首家儿童互联网医院正式亮相。
上海市儿童医院有不少患者来自长三角地区,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慢性病患儿无法来院复诊,使得医生和家长十分担心焦虑。虽然家长通过医院前期开设的网络咨询平台,能够与医生进行沟通互动,但仍不能解决患儿及家长的核心需求,众多家长向医生反馈家中孩子的存药一天比一天少,有的家里甚至已无药可用。
近日,上海市卫健委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上海医保也试点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
儿童医院于广军院长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一方面加强防控管理,另一方面加快“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建设,先后推出了新冠肺炎发热咨询、互联网专科咨询、长三角儿科远程联合门诊、病房远程视频探视等暖心服务,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和好评,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提升了服务效率,也为互联网医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只需要关注“上海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注册和绑定患儿信息,点击我的服务中的复诊专科咨询,根据要求上传图片和输入相关信息,经过与医生线上沟通,医生根据患儿需求在线开具处方,经过医院执业药师在线审核,家属在线确认支付,最后经过物流配送至患者指定地址,实现足不出户在家诊疗的新模式。
于广军院长表示,在整个互联网医院服务过程中,医院根据要求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资质、诊疗行为、处方流转、数据安全的监管,同时医院也将接受上海市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全程监管,确保互联网医疗安全和质量。
于广军院长介绍,上海市儿童医院在2016年就开始分步实施互联网医院建设,以长三角儿童专科医疗联盟一体化为依托,积极探索未来医院发展模式,通过医院内网HIS系统和外网联通,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和区域儿科医疗立体化服务,从而推动了儿童专科分级诊疗和长三角儿科同质化管理,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有效分流患者,降低了就医成本,提高了服务可及性。
于院长还介绍,随着互联网医院建设的不断推进,以患者健康管理为中心,将彻底改变民众的就医模式,改变医生的服务方式,同时也会改变药品的配送方式,最终实现医院去中心化的变革成效。
记者了解到,另一家互联网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贯众互联网医院今天上午迎来了正式开通后的首位患者。
在市医保的大力支持下,云医院也成为了上海首家实现线上脱卡支付的公立互联网医院,药品配送到家,大大缩短了和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实体医院同质化服务。
徐汇区中心医院透露,在颁发牌照后,市卫健委、医保办开启了绿色通道,加班加点测试网络安全,支持互联网医院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依法依规为部分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在线复诊服务。同时,加快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与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同等的支付政策,执行相同的医保目录、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在服务对象上,通过“互联网+”医疗服务,为常见病和慢性病参保患者提供在线复诊服务。在支付方式上,实现医保在线结算,参保人员只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在价格与医保支付政策上,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线上、线下一致。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贯众互联网医院 朱福执行院长表示,获批牌照的云医院,核心业务就能真正在“云端”开展,诊疗流程就能完全在“云端”实现,互联网医院的功能将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云医院也将进一步做好医保服务医师、参保患者电子实名认证。通过人脸识别等人体特征识别技术,加强医保服务医师和参保患者实名管理,确保患者与结算对象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