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今开课:娃一丝不苟,家长开13个闹钟,校长分享“六字”妙招


作者:崔翼琴
编辑:张骞
时间:2020-03-02 12:08
今天,上海143.5万中小学生正式开始在线教育。在各方部门的精心准备下,首日在线教育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全市近1600家中小学校,分别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了在线教育方案。
本市中小学12个年级每周在线教育视频课共计380节,其中小学11个学科共159节,初中17个学科共123节,高中13个学科共98节。在线教育涵盖中小学所有课程,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都包括其中,小学一至五年级每天观看视频课的时间平均约为104、108、112、112、112分钟。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学生们都是如何上课的呢?

穿戴整齐,郑重地系上红领巾

立正敬礼,升旗啦!
跟着音乐,认真做广播操
有了今天的经验
明天要换上运动服运动鞋
广播操配置也要一丝不苟!
叮铃铃,上课啦!
家中小改造
创设优雅的学习环境

上班的老母亲牵肠挂肚
一周的13个闹钟阵容刷刷齐……
上个班,还不忘打开“云眼”监控偷偷看
这画面太令人惊喜!

名师团队打造优质课程

据了解,本次中小学在线教育遵循“同一学段、同一播出时间、同一批授课老师”的原则。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依据《上海市中小学2019学年度课程计划》制定全市统一的分年级在线教育播放时间表,学生可以按照分年级在线教育播放时间表收看首次统一授课,也可以自主点播回看。每天除安排学科视频课程外,还有统一的观看升旗仪式、做眼保健操和广播操的时间。
相关录制视频课程由上海市教委组建高层次教师团队,包括1000多名优秀教师,200余名技术保障人员。每位授课教师及其团队至少负责一个单元的教学成套资源,包括授课视频、习题作业等。
本市中小学12个年级每周在线教育视频课共计380节,其中小学11个学科共159节,初中17个学科共123节,高中13个学科共98节。涵盖中小学所有课程,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都包括其中。为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上海下发了《关于做好在线教育期间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并对相关视频课时长作了控制。譬如,根据在线教育播放时间表,小学一至五年级每天观看视频课的时间平均约为104、108、112、112、112分钟。

“一校一策”做好因材施教

本次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为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上海市教委提供“托底”方案并鼓励区校彰显特色。
据介绍,学校任课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听课,并运用互动工具了解学习情况、辅导学生学习。每节课播出结束之后各区或学校可视情况开展课后辅导,但不得影响学生收看下一时段录播课。也可自主选择适当的时间,通过音视频互动或文字互动,开展在线互动。学校组织开展网上互动教学需要指导学校师生熟悉互动平台,选择合适的互动方式,小学低年级原则上可以不开展网上互动,互动时间要在保障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科学安排。
目前,上海全市16个区均已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育方案,全市近1600家中小学校,也都分别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了在线教育方案。
截至目前,教材发放任务已顺利完成,1389768位学生已通过邮政快递或自行分散领取等方式领取纸质教材,未领取纸质教材的学生均已在线下载电子版教材。

空中课堂强调“全覆盖”

此次开展在线教育,特别强调要覆盖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针对未参与试播演练的学生,市教委逐一进行联络、指导。为帮助学生、家长进一步调试收看设备,上海还特意安排2月29日、3月1日对两次试播课程进行重播。对于家中硬件条件困难的学生,各区、各校采取“一人一策”予以解决。极少数没有收看条件的学生,相关学校以免费租借等多种方式全覆盖解决。
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表示,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在线教育的环境和课堂教学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线教育无法完全替代在校学习。正式开学后,学校需要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成效进行评估,该补课、该加强的还会再安排,请大家不要担心。

家长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上课准备

第一天上网课,孩子们多半会感觉很新鲜,但持续的时间长,家长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对于设备出现的暂时问题要安抚孩子,不用急躁,避免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

准备篇

1. 提前让孩子起床,按时洗漱和吃早餐。

2. 准备调试好电脑设备,保持足够电量,打开电视进入学习频道。

3. 给网课来点“仪式感”,学习设备和课桌尽量固定安排,且环境需要安静且通风良好,并保证孩子学习期间免受打扰。

4.每日早上升旗仪式,提醒孩子庄严认真对待,升国旗时,佩戴领巾,立正敬礼。

5.学习用品和工具(书本、水笔、练习本、尺规等)提前准备好,不放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零食、玩具。

6.在电子设备上尽量使用较大的屏幕,且不要安装让孩子分心的软件,禁止上课的时候“玩”设备。

7.在全市和学校课表的基础上,可以和孩子一起安排一张生活作息表,教孩子学会有条理地“宅家”学习。

上课篇

学生怎样进行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毕竟不同于在教室里听课,要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 积极参与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讨论。

  • 未经任课老师同意,请不要随意离开在线课堂。

  • 除非任课教师有要求外,否则不在聊天区随意聊天。

  • 在线上课互动时要注意网络文明,文明用语,尊重老师,尊重同学。

  • 若有意见或建议,可下课单独与老师沟通。

做好预习。视频课的内容基本上是本学期的新课,预习十分必要。通过预先浏览教材或老师提供的预习资料,在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在笔记本上摘录课本标题或者内容要点,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听课时重点关注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这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更好地听课?

在线学习,多少会和老师有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同学们更要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做到眼耳手脑并用。比如,看屏幕、听讲课,翻课本、看课本,记笔记、注疑问,理思路、答问题……体现眼耳手脑“互动”。

此外,要确保听课的完整性。在学习过程中不随意走动,不吃零食。老师讲课时要先集中精力听,认真看老师的板书和课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布置的课堂练习等,先理思路,再跟后续老师的讲解对思路,课后完善在笔记上,不要只顾低头做练习而忘了听老师后面的讲课。

应该怎样记笔记?

老师PPT的标题往往是提纲挈领的关键词句,建议记录下来。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问题一般是这节课的核心问题,也建议做好记录。对有些不理解的内容,更要记录下来,或者在课本上做好记号。

怎样做作业?

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完成长周期作业;利用各种资源,通过观察、实验等完成实践性、综合性作业。除了按照班级任课教师要求递交作业,批改、订正外,同学们可以通过比对教师提供的解答过程和答案自己发现做错的题目,并对做错的题目思考后加以订正,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工具,跟同伴们一起讨论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分享经验,提高作业成效。

分享一则市西小学的在线学习小锦囊:

休息篇

课间20分钟休息时间,建议同学们眺望远方,放松眼睛,或者闭目养神,听听音乐,缓解疲劳。最好站起来走动走动,做做室内操,放松身心,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在观看电视时,眼睛离屏幕距离3米以上;观看电脑时,距离应不少于50cm(约一臂远);线上学习应在光照充足的房间进行。观看30-40分钟左右的电子产品,就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

端正自己的读写姿势,“一拳一尺一寸”要记牢。每天两次的眼保健操要坚持,还需提醒的是,做操前一定要认真洗手。

在这段时间,家长要尤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有需要可通过班主任联系心理老师或寻求专业帮助。这里我们分享上海市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校长送给家长的“六个字”妙招。

送你“六个字” 爸妈别烦恼

网课已然来临,家长请莫焦虑。
校长妈妈送给爸爸妈妈们“六个字”,希望能帮到迷茫中的你
①  耐心
对于全市线上网课这种全新的上课形式,学校、老师都在重新适应。因此,你们的笃定和井然有序会给孩子安全感。这个时候,面对各种实操问题更加需要耐心,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技术调试出错可以咨询学校技术网管,千万不要烦躁,更不要把这种焦虑的情绪转加给孩子。面对挑战时淡定的模样是给孩子树立的榜样。
②  科学
让“一张课程表、一份日常作息表、一套视力保护行动计划”来保障学习效率。网课有电视直播和网络回看的双保险;名师讲堂和本校教师在线答疑、在线作业辅导的“双师”模式能够保障学生学习的需要;课时长短固定,课与课之间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远眺、做操……都是保护视力好方法。维持合理作息,养成健康心态,这是科学。
③  陪伴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从帮孩子调试设备到检查作业上交系统,慢慢过度到孩子自己养成自觉、自主、自动的学习习惯,你们用认真的陪伴和适当的放手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及时的沟通和了解是亲子关系最好的模样。
家长朋友们,家庭变成了小课堂,学校理解你们的担忧和焦虑。在抗击疫情、延迟开学的这段特殊日子里,希望你们更能同步关注学校的信息,试着去了解学校是如何组织线上教学的,也试着去理解老师的付出和不易。沟通、包容才有可能形成更好的家校合力。
不辍思考,砥砺自强

在这个特别的时期加油吧!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采写,图片来源家长投稿,部分内容来源上海市教委新闻办和上海教研微信。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