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惊艳全场之后,这群姑娘“憋”了一个多月,终于又能跳舞了!


作者:殷茵
编辑:殷茵
时间:2020-03-02 15:12


“一嗒、二嗒、三嗒、四嗒,前后旁……”3月2日上午11:50,上海歌舞团1楼的练功房里,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和她的小伙伴们正在训练。

这是她们春节后复工的第一天,这堂本该在11:30结束的基础训练课,已经“拖堂”了20分钟,老师要求的基础动作早就做完,她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刚才哪些动作可以做得更好。

尽管戴着口罩,练不多久便有些气喘吁吁,但她们却像一群被关久了的小鸟,找到了天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飞舞,不知疲倦为何物。

“虽然在家里也有练功,但大家聚在一起还是不一样。就像是很久未见的同学,终于开学了,大家期盼着课堂,争先恐后想要举手的感觉。”朱洁静笑道。

1月24日除夕夜的央视春晚中,正是她们,凭借一支舞蹈《晨光曲》惊艳全场——18位身着旗袍的姑娘,手执蒲扇,在清晨的弄堂里,翩翩起舞,优雅曼妙的身姿瞬间带回了静谧时光。

这支脱胎自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舞段,绘出了上海女子藏在淡雅素色中的考究和精致,也舞出了一份美而不自知的“烟火气”。

尽管舞台上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对于舞者而言,承受的压力,甚至比一台90分钟的演出更大:“跳给舞台下2000个人看,和跳给电视机前几亿观众看,的确很不一样。”

节目播出后,瞬间火到“破圈”,抖音上的网友们拿起扇子甚至锅碗瓢盆,竞相模仿。对于《晨光曲》的走红,朱洁静有着自己的理解:“艺术,不必降低标准去迎合观众,当你做到了一种美的极致,自然能够雅俗共赏。”

结束了春晚的演出后,这群姑娘各自归家,开始了自我隔离,除了家在武汉的古宛玉。

“其实演出结束后,我还是想回去的,毕竟一年没有和家人团聚了。”在疫情尚不明朗的当时,团里的人都劝她留在上海,但她握着手里的票,有些犹豫。直到家人打来电话,主动劝她退票,“爸爸妈妈说,让我还是安心练舞,等疫情结束后,一定找机会尽快相聚。”终于,她下了决心,退票留在上海的宿舍里。


上海歌舞团的舞者中,湖北籍的演员一共有3位。其中,就有人因为没有参加春晚的演出而回到了武汉,如今依旧留在家中。每周,团里都会打电话了解情况,所幸一切都好。

一个月余的“隔离生活”里,留在上海的舞者也都没闲着。团里的练功房虽然没开,但大家在家“云练功”,谁也没闲着。

练功之余,舞蹈之外,总是过着排练演出两点一线生活的舞蹈演员们,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感悟生活。

“以前,我的生活里,可以说是没有'生活’两个字的,除了舞蹈还是舞蹈。柴米油盐,这些家常的东西,离我很遥远,回到家叫个外卖,直接就躺在床上睡了。这段时间,我有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有了把空空荡荡的家一点点填满的兴致,甚至还试着做了一次蛋炒饭。”朱洁静说。

如今,隔离的日子暂告段落,生活慢慢回归原有的轨道。去年,上海歌舞团一整年排了173场演出,平均约两天就有一场。原计划,二月底,他们又将飞赴日本开启巡演。突如其来的疫情困住了他们的脚步,却困不住一颗想要舞蹈的心。

四间练功房里,50余名演员分成四组各自排练,后勤部门则备足了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用品。

“之前总是忙于演出,如今正好有了这个机会,大家关上门来好好练练内功。”舞蹈演员部主任朱继承说。

剧场的大门尚未开放,但爱舞的灵魂终会相遇。


视频:何雯亚
图片:何雯亚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