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阴沉,中雨淅沥,迎来又一个周一。今天是复工第五周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地铁客流状况又如何?周到记者从上海地铁获悉,截至今天上午9时,客流达134.5万人次(进站客流85.1万人次),比3月2日上周一,增加了19.7万人次,增幅17.18%;同比去年3月11日周一,减少183.0万人次,降幅达57.62%。
本周一开始,上海地铁增加8座限流车站,至少有25座车站限流 ,方式有蛇形栏杆绕行、分段限流、分批放行、车站设备调整等,目的是为控制进站人流,以时间换空间。
虽然是雨天,客流通行总体平稳有序,大家进站基本不停步,依次进站,默默而感人。
新增加的的限流车站中,就有1、9、11号线三线换乘徐家汇站。这座车站早高峰期间的换乘客流较大。记者前往一睹究竟。
8点10分,徐家汇站11号线与9号线之间的乘客你来我往, 脚步匆匆,但相互之间仍保持一定的间隔。不过在车厢内,有时一列车过来后车厢较空;有时一列车进站后车厢相对较挤,此时乘客之间保持间隔有难度。有的乘客一进入车厢还会打开手机进行扫码登记,看上去规范又认真,其中尤以女乘客为多。
在站厅和站台内,车站方面想办法让客流分散通行以避免太过密集,做法之一是:改变平时“双向换乘”的流动,变成“单向换乘”,将客流分散通行,9号线乘客可以在站台直接换乘11号线,而11号线乘客被疏导至站厅换乘9号线。
“11号线的换乘客流相对较大,这部分乘客如果在站台换乘9号线,线路较短,客流容易密集而造成安全隐患,为此,我们特意通过调节自动扶梯的办法,让这部分客流疏导到站厅去换乘9号线,而9号线则在站台就可以乘坐自动扶梯直接换乘11号线,两股客流各行其道,确保安全。11号线乘客换乘9号线多走2分钟左右,换来了整体客流的安全。”9、10号线徐家汇站值班站长王菲菲告诉记者。
目测今天早高峰,客流比上周略高,但仍然没有恢复到疫情前,“客流逐步上升,大致恢复到疫情前的三成。我和乘客也有交流,了解到错峰上班的仍然有很多,高峰时段的地铁乘客有增加,但幅度仍然有限。”王菲菲表示。
今天早高峰3号线宜山路站的乘客
“请大家佩戴好口罩、适度间隔、有序排队。”今天早高峰,记者在地铁车站不断听到工作人员向乘客们发出这样的提醒。 比如在3号线长江南路站区,充分利用广播、张贴物等方式,向乘客反复宣传乘坐注意事项。
“今天客流比上周一又有上升,复工人员又增多了,我们3号线长江南路站、殷高西路站、江湾镇站等早高峰限流车站,已经提前排放了限流栏杆,让乘客有序地、缓慢地进站。”站务员告诉记者。
为减少乘客聚集,运营方对车厢满载率进行实时观测,遇车厢满载率高,车站予以乘客间歇性分批放行。
在现场,还出现了很多志愿者的忙绿的身影。他们身穿黄马甲,在出入口、站厅、站台、闸机前维持秩序,为乘客指引通行方向。“值班站长已经为我们志愿者讲解车站限流措施与要点,我们与车站值班员、站务员加强站厅、站台监护。”一位志愿者表示。
长江南路站、殷高西路站、江湾镇站,这三站还依托四长联动与最小作战单元机制,与所属街道、辖区派出所、轨交派出所负责人做好对接,对早高峰重点管控车站进行支援。
16号线惠南站的做法也十分细致,根据实际情况,车站整体进行限流区域划分,采取1、2号口进,3、4号口出的方式,并划分了站外出入口、安检口、站厅收费区内、站台四个限流区域。有了详尽的前期规划,当天限流效果显著,客流通行井然有序。
从运营开始至早高峰结束,16号线鹤沙航城站采用北厅只进不出、南厅只出不进的措施。早高峰期间仅在北厅大门及1号口采用5S通道绕行,并根据站台候车乘客的数量及时变更绕行路径。
在野生动物园站,早高峰利用天桥、安检口、站台三个现有区域作为进站候车区,并且通过关闭部分限流门、启用蛇形通道来减缓乘客进站速度。
而周浦东站则利用延长限流通道来减缓乘客进站速度,间歇性控制进站客流。
早上8时,唐镇站进站客流开始增长,车站采取1号口限流措施,减缓进站速度。现场秩序相当好,乘客们自觉排成一列,有序进站。
广兰路站启动客流管控,根据测温点排队情况,分批放行,确保测温、安检工作顺利进行,并安排员工及保驾人员现场指引。乘客依次排队,现场秩序良好。
上周期间,上海地铁客流日均达到390万左右,周五已经回升到400万以上,本周客流势必继续攀升。上海地铁基于数据和经验,对人流进行预测,通过车站设立的观察哨,即时进行调整。从今天的地铁高峰车站限流的执行情况来看,执行大都到位,客流平稳有序。
地铁调度作为路网指挥的大脑,依然承担着重要的运营监控和指挥的职责, 他们执行着动态管控,为车站精准限流提供帮助。据相关负责人披露,“动态管控+精准限流”指挥体系已经搭建,灵活运用行车调整和客运组织,来控制车站人流密度和车厢满载率,以时间换空间。
“我们会根据历史客流数据分析,提前做好每日客流的预测。并且每日实时评估当日与次日的客流走势,实时更新客流预测数据,指导做好运力配置保障与列车满载率管控。”工作人员介绍说。
不仅有后台调度监控,在车站现场也有“客流观察哨”,设置地点在重点车站的站厅和站台,有专人实时关注高峰时段站内外乘客的等候情况,实时对列车车厢内客流情况进行了人工观测,用以对比客流分析计算结果,进一步提高客流预测的精度,达到动态发现和控制乘客积聚的目的,降低列车满载率。
上海地铁运管中心还有个客运市场部,他们牵头全面排摸重点管控车站,一直在关注车站、车厢客流变化,通过蛇形栏杆绕行、分段限流、分批放行、车站设备调整等客运组织方式,控制乘客进站速度。同时督促车站提前与属地街镇对接,视情启动“四长联动”机制,并在高峰时段增派属地人员加强站外秩序管控和疫情防控信息宣传,强化力量配置和现场管控。
上海地铁运管中心运营业务部结合复工复产客流预测,在全运力的基础上制定了早晚高峰运力动态调整预案,确保“列车满载率”管控目标可控。各线路调度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实时动态调整列车运行计划。
上海地铁将根据客流情况,持续加强车站内的客流引导,实时采取客流管控举措,控制车站客流拥挤度,及时疏导乘客分散排队候车,最大限度防止交叉感染。
复工节奏不断加快,面对不断回升的客流量,上海地铁温馨提示:选择地铁出行前,可提前关注成都地铁官方微博、微信、APP,了解最新线网客流信息及运营组织举措。搭乘地铁过程中,积极配合车站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出站、分散排队候车。如需帮助可及时联系车站工作人员或致电服务热线。
据记者观察,乘客的分散候车,不扎堆上下车,是早高峰期间的地铁方面最为重视的,现场不断有工作人员在口头提醒。而乘客也尽量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但在客流密集的情况下,难以做到保持间距,大家便尽量保持安静,很耐心地依次通行。
有不少上班族,早高峰已经错开热门线路;有的提前出发,错开高峰时段。除了上班族,市民可尽可能减少外出,安全度过目前这段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