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的到来让许多小朋友取消了外出的计划,待在家中度过,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他们用小视角发现大世界。
在“我家的新闻”(出题人:民办立达校长盛雅萍)这一选题中,不少参赛小选手围绕家中趣事展开、阐释,他们有的从家庭防疫,展现出小家对大事件做出的努力;有的通过家中迎接二宝的到来,表现普通家庭;也有孩子通过绘本,表现这个不一样的鼠年。
上海协和双语学校3年级的于靖函,这次初赛作品《防疫小卫士的一天》入选,视频灵感来自新年全家计划好的出行,因突如其来的疫情取消,大家从满心期待到失望再到认识与敬畏。
指导老师汤珏婷老师说,拿到题目后于靖函很积极地和老师讨论选题,其实最初一家人想过去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进行采风拍摄,后来由于疫情不得不改变了计划。
“伴随整个假期的就是宅,一切节奏都慢了下来。所以就想加快的节奏拍摄完整的一天,也想告诉大家宅在家也可以做运动做美食做游戏,更重要的是勤洗手!”决定拍摄主题后,于靖函和爸爸妈妈讨论每个环节的录制细节,这也是亲子间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他们都很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下来,同时告诉大家虽然外面有疫情,但是在家陪孩子也很有趣。
一家三口一起上阵,于靖函和爸爸共同策划视频的构成,爸爸负责拍摄、剪辑,妈妈担任“服化道”的工作。
“正式开拍之前,我会想好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一天都会去做什么事情,哪些片段值得记录,哪些可以取舍。”
为了视频逻辑上的完整性,这“一天”其实是用两天时间完成的,第一天拍摄的下午有了新的思路,为了真实呈现刚起床拉开窗帘的阳光,第二天一大早起来进行了补拍。
尽管拍摄过程中,小演员偶尔会笑场、小妹妹会过来捣乱穿帮,但整个过程大家度过的非常欢乐,于靖函说,感觉自己像个小主持人,这也和她乐意和大家分享趣事的性格分不开。
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于靖函认真跟着爸爸观看学习,掌握了拍摄视频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后期制作,更加深了视频制作的兴趣。
“爸爸会经常给我们拍一些小视频,发在网上,常常收获很多叔叔阿姨的点赞和期待。”孩子们通过这次的经历,已经跃跃欲试想拍些有意义更有趣的短视频。
“二宝政策近些年来都是热门的话题,去年12月份我们家迎来了二宝 ,我就不再是独生子女了。身边有许多的同学都有弟弟或妹妹,这样的家庭结构也给他们带来的不同的感触和影响”
宁波外国语学校8年级的房玥含说,自己曾经是一个旁观者,现在成为了姐姐,“身临其境”着会有更多亲身经历与感受,妈妈忙着管妹妹,爸爸则照顾自己,更多的则是学会自律和独立,在照顾妹妹的同时不忘继续走好自己的路。
这次的参赛视频,是房玥含独立拍摄及策划,仿照明星快问快答的形式,由于疫情期间避免出门,没法去不同的环境拍摄, 于是只能在家中进行。
她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去构思, 在并没有许多高级设备的情况下, 利用了一把椅子上加一个支架用手机拍摄。由于爸爸妈妈非常的配合,所以将近20分钟,就把视频的拍摄完成了。
对于视频制作的关注,已经有一点时间了,房玥含在课余时间会关注一些博主以及他们发布的vlog,学习他们的拍摄,自己在出门、旅行时也会像他们一样以这种vlog的形式记录旅程, 自学会了拍摄和剪辑!
“我的同学中有一位B站大神,非常精通剪辑,因为参加比赛,所以我就请他帮忙,更有把握,这个作品的剪辑就是出自于他之手。”
房玥含的爸爸是一位语文老师,妈妈是一位英语老师,跟教育界都有所关系。房玥含觉得,父母对二宝政策的想法一定与自己和其他人都有所不同 。
“爸爸可能对一胎政策以及现在的二胎政策有对比,而妈妈对中西方家庭结构的不同也有所看法,由于时间短暂都没有深入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有机会还能分享。”
房玥含觉得,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图文并茂的形式浓缩着精华,存储记忆、表达观点,不仅充盈自己的生活,更是与时俱进,掌握新技能,不落后于信息网络时代!
房玥含的妈妈说,非常高兴女儿能够选择二胎二孩这个选题进行观察研究和创作,二宝的到来也给家庭带来了生活节奏与方式的变化,以及大家的心态变化。
“感谢这次活动让我的大宝放假到家第一天就为出生不久的妹妹拍照片、拍视频,在这个过程中,大宝观察到了,妹妹的日常起居饮食、洗漱、也能够从中看到她自己小时候被照顾的样子,我还看到了作为一个初中生已经开始思考社会问题,思考家庭文化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表达他对二胎这个问题的想法,希望大宝不仅停留在作品的创作上,跟妹妹有更多的互动。”
这次的参赛作品中,明强第二小学鲁毅晨小朋友是一组绘本作品《不一样的鼠年》透着童真。
不能走出去,不能用媒体人的方式去记录我想要表达的东西。鲁毅晨想到用画画、用绘本的方式来表达想法。
“今年过年和往年大不一样,一开始真的不习惯,我以为在家会很无聊,以前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到处去旅游,就是因为冠状病毒的到来,让我们甚至全中国的人都窝在家里。我刚上一年级,会写的字太少了,只能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我们家是怎么过的。”
鲁毅晨说从幼儿园小班的时候,开始了第一次画画体验,那是自己第一次知道,除了用蜡笔、水彩笔外,还能用彩色胶水、闪片、颜料、毛线,甚至手指蘸颜料就能画画。那个时候小毅晨就爱上了画画,还考了张儿童画一级证书,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时常会在自己想到的小诗的旁边画个配图。
“一开始,是孩子自己和我讲了一遍他自己的想法,故事情节,我觉得非常好。如果写故事的话,真能写出很多,但是绘本的话,画不出那么长篇幅的作品。”鲁毅晨妈妈说,她和孩子一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主线条罗列了一遍,再开始进行创作。
他们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绘画素材,虽然只有8幅画,用了足足二个多星期的时间才全部搞定。
最头痛的就是画出“冠状病毒”的样子,要怎么样画的像呢?还要画的很可恶、很凶狠。这个形象,小毅晨斟酌了很久,翅膀也是后面修改新增的,因为融入了蝙蝠的造型。
“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幅画着全家宅在家里各种活动的画。在家除了学习,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其实也挺开心的。”一家人把家里各种桌游翻出来,玩了个遍,“有时我会和妈妈比赛变形数独,输的人还要承担家务活。我觉得我妈妈还是个超人,来不及体现在画里了,这次发现我妈妈可以变身成为厨师、老师、理发师,突然觉得妈妈好了不起。”
绘本体现的故事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其实还是这次疫情能让一家人宅在一起,发现了彼此更多的优点,包容各种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