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到达大厅,在国外疫情持续发酵的当下,这里如今显得格外冷清。
在到达大厅国际到达7号口附近一处航班信息电子显示屏上,三块电子屏幕只有一块显示着到港国际航班信息,根据航班信息,上午10点前,已有三班国际航班抵达浦东机场,分别来自阿姆斯特丹、巴黎和法兰克福三个欧洲城市。
今天上午,前来浦东国际机场T1到达大厅接机的人并不多,记者在现场停留了一个多小时,等候在国际到达口接机的人只有零星几位。
在浙江一家船企工作的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公司派来负责接待外籍船员的,主要负责帮助外籍船员和驻扎在机场的浙江疫情防控办的工作人员沟通,确保这些外籍船员在到达上海时没有健康信息的瞒报和漏报。由于这家船企位于浙江,这些外籍船员因此归浙江防控人员负责运送。
“浙江这边的规定是,不管你出来后是绿码还是黄码,都统一跟浙江政府安排的车子走,绿码的话也不能由家里人来接。”周先生介绍。
目前,境外抵沪的旅客经入境检疫后,海关和边检部门针对来源地依据检疫、筛查标准,逐一对每一位旅客对标检查,按分类在旅客所持护照上粘贴红黄绿三种颜色标签。按照红黄颜色标签旅客一律隔离的要求,上海机场工作人员会同航空公司、上海16个区驻点人员、邻省驻点人员,组织将旅客分别送到集中隔离点、居家隔离中转点。
针对上述这个操作,周先生认为,机场这边管的还是很严的,“绿码的才可以走,黄码红码都是直接拉走。”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由于早上国际航班到港较少,拿着绿码出来的游客也很少,部分陆续出来的的旅客被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指引至正常出口的另一侧,并未从绿码通道出来。
周先生也感慨,这两天在机场接人都是看运气。“比如你等了四个多小时还接不到人,那估计是去黄码那头了。有联系方式的话还好,没有联系方式有时候你可能白等了。”
记者发现,周先生戴了两层一次性口罩,他告诉记者,前阵子国外疫情刚爆发的时候,过来机场接人是要带着护目镜的,由于这几天机场防控上去了,他就不戴护目镜了,不过危险还在,“我不是天天来,有员工过来我才来接,这么危险,谁愿意来啊,都是拿着命在做。”
在T1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出口处,记者发现,现场有浙江省的几位防疫人员24小时轮守在机场,据他们介绍,八小时换一班,由于穿着防护服,在值班期间,通常“不上厕所、不喝水、也不休息。”
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早上七点多过来的,已经等了三个多小时了,刚刚接完一班从缅甸仰光过来的外籍船员,现在继续在机场等下一批从国外来的船员。
经查询,这班来自缅甸仰光的航班于今天上午6:11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在9:40左右,周先生接的外籍船员才全部出来,交由浙江省驻扎在机场的防疫人员集中带离机场。
从欧洲部分城市飞抵上海的旅客或许需要更长的检验检疫时间。在现场,一位前来接自己英国留学回来的孩子的市民告诉记者,孩子的航班七点多就落地浦东了,现在十点半了还没有出来,不过已经过了检疫,应该快了。
另外一位闵行区的市民在到达口等待从法兰克福飞回上海的家人,他说,考虑到转机的风险会更大,就给家里人买了从法兰克福直飞上海的机票。“从落地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了,上一次打电话的时候他们还在飞机上,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他坦言,目前还不清楚自己家人会拿到什么颜色的标识,来接机之前咨询过所在社区,社区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一切以机场的要求为准。“回家之后该怎么隔离,这些流程感觉也是一天一变的,社区那边也并不是很清楚,”他说,“我们其实想的很简单,能安安全全回家就好了。”
此前,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为进一步防控境外输入疫情风险,从3月13日零时起,所有中外人员,凡是在进入上海之日前14天内,有过韩国、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14天。
据飞常准提供的航班数据显示,3月15日,上海浦东共有51班国际、港澳到港航班,其中6班涉及重点疫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