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卫组织的准则和世界各国的共识,病毒不分国界,不应被贴上种族或地域的标签。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却公然抛出所谓的“中国病毒”论。此后,自媒体上出现在美华人遭遇歧视的消息,有人甚至称之为社会“危机”。也有人发帖说,虽然大环境有些险恶,但在基层社区,华人因为疫情被攻击或者因为“中国病毒”论受到诋毁和袭击的事件仍是小概率。特朗普“中国病毒”论究竟有没有造成美国社会失序,造成华人社群与其它社群的冲突?在美华人的知识精英和社会贤达对此作何感想?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
美国潮商基金会理事长 林志斯
美国普渡大学终身教授 王红
■谬论造成社会危机?
顾问:就您的观察,在美华人群体在此次疫情中的境遇如何?是不是真的不敢公开戴口罩?有没有很多人遭遇打砸抢?是不是大家都在采购枪支以备不时之患?
林志斯:美国的华裔有500万左右,再加上一些留学生或者工作签证人士,应该有600万左右,因为“中国病毒”论而遭到恶意攻击的事件应该是极少数,比如纽约的中餐馆或硅谷会出现这样几宗案例,但是,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出现十宗八宗类似事件,我觉得很正常。有些对华裔或者亚裔比较有成见的人趁机出来找茬儿,这些属于个案,不至于构成危机。当然,也有人鼓励大家持枪自卫甚至持枪出门,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导。法律规定,只有受到攻击的时候,拿枪自卫才是合法的。
王红:我一直身处大学城,大学城里大多是教授家庭,而且人口多元,也是左翼思想集中的地方,因此很少见到这样的问题。戴不戴口罩并不是敢不敢,而是个人选择,戴上也不会被反对。对我们这些海外华人来说,现在就像在打抗疫的下半场。上半场,我们或捐或寄,想尽办法给国内送口罩,现在则是从国内各种渠道进口物资,捐献给附近的养老院和私人医疗团体,也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让美国当地居民看到,华人并不是一味地将口罩都收罗走。实际上,抗疫是全球行动,大家都应当向更困难的地方提供帮助。但是,种族之间无端的指责并不能避免,我刚刚就看到一条消息,在加州一家小商店,有位华人在买东西的时候遭到店员“中国病毒论”式的辱骂,在这个消息被散布出来不久,店主就把这名店员解雇了,并声明该店员言论不代表本店立场。显然,种族歧视在法律上站不住脚,特朗普的论调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也是不靠谱的,从我的亲身体会来看,邻里之间还是很客气的。
■华裔如何看待疫情?
顾问:的确有华人在推特上骂中国或者声称作为华裔感到惭愧,诸如此类的言论会引发大家的关注,公众也比较好奇,在美华人他们本身如何认知当前的疫情?如何看待特朗普的“中国病毒”论?
王红:每个人都会选择性地接触信息,华裔社区也会因为社交媒体上的意见不合而分裂,在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之后,有人认为,其它国家应该学习这种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应当计算各国自身的代价,主要的分歧在这里。
林志斯:平均来讲,在美华裔群体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都还比较高,其中有部分是早期从香港或者东南亚来到美国,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90年代赴美留学的高知人群。华裔美国人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在50%以上,平均收入高于白人群体,很多人还是很有判断力的。对于这次疫情,我个人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武汉发生疫情后,国外包括美国都比较大意,美方派出的那些去武汉撤侨的工作人员甚至都没有做防范措施,他们当时非常乐观,感觉什么事都没有,后来才如临大敌。特朗普提出的“中国病毒”论并不代表整个美国的看法,美国各层级官员也都有不同看法。新冠病毒实际上是全人类的公敌,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实践和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缓解中美间的紧张情绪,才更有利于在美华人的境遇。
■白宫为何延宕时机?
顾问:白宫最初对新冠病毒漠不关心或者掉以轻心,经历一段时间的反应滞后,才开始转为重视和紧张。您怎么理解这种滞后?
林志斯:可能也是因为缺乏先例,大家最初把它看成SARS,没有特别在意。特朗普刚开始不太重视或者刻意低估,也是为了避免人心惶惶对美国股市和经济造成影响,这种情形对他个人选情不利。当然,后来他就感觉事态不对了,现在是天天开记者招待会。我倒是相信,美国很快会走出灾难,而且会很快恢复,因为美国整个国家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至于在美华人如何自处,我最近也在对很多华人朋友说,我们应该摆好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不要骂这个、骂那个,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建设好自己的社区,多多关爱附近的医院和警察局,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疫情一定会过去,美国整体的社会秩序还是正常的。
王红:各国对风险的预估以及自身愿意为风险承受的代价是不同的,而各国内部又有不一样的应对意见,在做出最终的决策之前,任何的讨论和争论都无可厚非。按照疫情呈现出来的态势来看,如果最初并没有很严重,政府因此没有采取果断决然的举措,好像也可以理解,应对风险做出何种决策,基于决策人掌握的信息总量和决策人的态度。至于美国民众对白宫所行措施支持更多还是反对更多,目前也还看不出来。
■舆论终将回归理性?
顾问:对社会来说,尤其是自媒体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各国社会也都会上演一轮造谣、辟谣、轻信、反省的过程。比方说对特朗普“中国病毒”论的认识,美国社会是不是也开始淡化或削弱这种论调,转而用别的更客观的名称了?
林志斯:肯定是这样。我个人也认为特朗普提出这个论调是绝对错误的。美国很多议员、州长、市长都在谴责他,甚至共和党内的很多人也在批评他,我刚才看到他在新闻中作解释,听得出来,他个人也在有意淡化之前那种强烈的色彩了。我相信,“中国病毒论”很快会过去,大家现在就是要应对人类文明共同面临的挑战,无论对中国还是对美国来说,这个时候是真正体现大国胸怀的时候。
王红:我对自媒体上的消息向来不太当真,有些人就是闲着没事传播假消息,但是说得又跟真的似的,也有些人并非故意传播假消息,但是他参与制造了这种氛围,不太懂科学的人就会信以为真。相对而言,我更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虽然不同主流媒体之间会相互唱反调。可能保守的福克斯会援引“中国病毒”论这个名称,但是CNN等其它主流媒体都会对总统的论调反其道而行之。不管怎么样,即便是福克斯也好,大家都不敢公然践踏种族这条底线。
■迁咎他人能否保住选情?
顾问:虽然针对华人或亚裔的仇视或人身威胁是小概率的事件,但这种风险依然存在,应对 “中国病毒”论的余波影响,在美华人组织正在做着哪些努力?
林志斯:前两天我开记者招待会时也在呼吁,之前我们大部分在美华人都在向祖国献爱心,恨不得将美国所有口罩和医护用品都捐到中国,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曾为此努力,而现在,是时候将爱心回馈到美国本地的社区中来,下周我就将送一批物资到附近的警察局和消防局以及复工的工地上。在国内疫情严重期间,我个人和公司也曾寄了好几万只口罩,分成100多个包裹寄到国内的合作伙伴和朋友们手上。我觉得,美国民间绝大多数人对中国很友好,我们应当推动友好,减少口角。同样, 3亿多人口中出现那么几宗针对华人的打砸抢事件,也不应该被小题大做,以偏概全。
顾问:地方政府有没有一些缓和紧张气氛、引导正确舆论的措施?从您的观点来看,特朗普抛出“中国病毒”论是不是为了掩盖他应对疫情不力的事实?而“中国病毒”论有没有可能增加民意对他连任的支持?
王红:美国基层的州和地方政府都各自为政,未必按照白宫的表态统一部署。小到我所在的大学城,没有人用“中国病毒”来称呼新冠病毒,大家还是称其为COVID-19。COVID-19扩散给美国经济带来的重创很可能会抹杀特朗普的成绩单,令其连任缺乏底气,而以“中国病毒”论转移公众注意肯定是他的一层考虑。但是,迁咎于人是否真能稳住民意的基本盘?我并不这样看。首先,支持民主党的选民会因此更加确信他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不惜牺牲那么多华人的感情,对他的选情显然没什么好处。其次,支持共和党的选民也有很多人并不认同他这种论调。大家都清楚,应对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是全世界共同的事情,中国为了控制疫情做了巨大的牺牲,这种牺牲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