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学习已有一个月,居家在线学习的日子里有的学生变得更自律、独立,不仅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打卡、上网课,积极完成课后作业,甚至还利用课后时间为父母分担家务。
但也有部分学生,尚未适应居家在线学习,这段时间以来学习习惯问题导致亲子矛盾凸显。
记者了解到,在松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自2月开始供接到74个热线咨询,家长们集中反映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日子里,孩子在家产生厌学,暴躁等情绪问题,引发亲子沟通不畅,家长也因此产生焦虑,一时不知该如何解决。
近日,松江区某初三男生家长就因此多次致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咨询如何面对和陪伴家中的“神兽”。家长既担忧临近中考的孩子近期脾气非常暴躁,频繁出现的消极情绪,男孩在家不仅顶撞爸爸、无视妈妈,还要求妈妈超支购买自己喜欢的游戏用品,不喜欢上课,也不喜欢与父母多说一句话,这位家长也不知该如何有效陪伴。
面对此类问题,心理中心咨询师给予了如下建议:
第一、学会倾听孩子的各种情绪,以正面交流代替指责;
第二、给孩子创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系统,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和责任感;
第三、主动降低家长控制欲,及时识别自身的过度焦虑;
第四、及时调整,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做到负责任地提醒,而不是带批评地指出问题;
第五、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孩子探讨如何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疫情期间的家长和孩子们都不容易。每位家长和学生都需要在各自的角色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
1月31日,松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给全区的学生一封信,指导孩子们在面对疫情的时候调节情绪,积极面对,并公开24小时的心理咨询热线,针对肺炎疫情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工作。
“在线学习”期间,各学校通过“在线家访”等形式,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指导各位家长做好居家在线学习时期孩子的各项辅助工作,家校携手,让广大学生在家安心学习,成长进步。
在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学生以及家长的问题与困惑,松江教育局开发了,关爱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家庭教育网络课程。
课程依靠学科优势,从疫情心理防治角度切入,组织本区域内一批从事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专家、教师,逐步开发德育课程体系。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开发心理辅导微课程和家庭教育微课程。自2月11日第一堂课开始,截止今天,已有14节课程与家长和同学们见面。
12355是上海共青团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综合性、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法律咨询、家庭教育、婚恋交友、青少年权益保护、就业创业、健康医疗等数十类公益服务项目。24小时服务热线:021-12355。
16区心理中心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