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4月18日的《新民晚报》头版头条
■ 卢方在《新民晚报》浦东记者站办公室
4月18日,一大早卢方和摄影记者就乘车赶到上海嘉定安亭镇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约8时半,李鹏总理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上海大众汽车厂的建成投产又一次证明,我们同世界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合作是真诚的,中国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讲到这里,李鹏话锋一转,说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决定:要加快上海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是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出的又一重大部署,欢迎外国的企业家以及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参加浦东的开发,我们将为此提供优惠的合作条件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
党中央、国务院通过上海的这些庆典活动,向国内外传递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即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步伐将更加坚定不移。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的浦东将对外开放。
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也是震撼国内外的特大新闻。作为记者,这种机遇一生能有几次?谁不想在第一时间通过媒体迅速向公众传播?应该说,《新民晚报》是幸运的,因为宣布浦东开发的决定是在当天上午,晚报有充裕的时间在当天下午出版的报纸上提供报道。
但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送审稿未经有关领导通过,就不能在报纸上刊登。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4月18日宣布浦东开发的决定不过一百余字,但是卢方从上午9时就开始等这段文字的送审稿,要抢在12点晚报截稿时间前拿到批准的送审稿。卢方说起当时的情景:“时间一点点过去,我急得团团转。过了12时还拿不到送审稿的话,当天下午出版的《新民晚报》上将看不到这条重要消息,对于我来说,这将是终生遗憾的事情。或许是因为我的着急感动了老天爷,到了中午12点,有关浦东开发的送审稿终于批准下来。我立即快步跑到大众汽车厂的办公室,通过电话迅速把这段文字传回报社。”
当天下午出版的《新民晚报》头版,在全国最先报道了上海的浦东将要开发开放的重大消息。
■ 卢方采访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周禹鹏
卢方,当时是新民晚报资深记者,他不仅第一个报道了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新闻,而且在当年,《新民晚报》在浦东设立记者站时,他担任了第一任记者站站长,在宣传报道浦东开发开放的第一线先后工作了10年。
■ 卢方在浦东开发之初的浦东大道141号浦东管委会办公楼门口留影
说起卢方落户川沙,成为川沙居民也有一段故事。卢方原来家住浦西。在浦东工作多年,自然也接收了浦东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信息。2001年初,当时的川沙镇根据新区小城镇发展战略和浦东城镇体系规划,邀请了国际上几家设计公司和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起参与川沙核心镇的规划设计,目的是通过国际方案征集,广开思路,引进不同风格设计理念,体现高起点规划精神,把川沙镇打造成现代化新型城镇。
■ 在川沙规划方案模型前有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浦东广播电视记者,左一为卢方
■ 卢方在家中庭院里修剪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