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极一时的《知否》后,又一部以北宋为背景古装剧《清平乐》在热播中。不过,似乎没有了当时《知否》的热度,甚至因为看不到宫斗、权斗情节,被评价剧情拖沓平淡……豆瓣评分从开播时候的8.2跌至7.6。
作为“国剧良心”正午阳光团队的又一作品,服饰化妆和美工团队又和此前的《知否》是同班人马,在《清平乐》里素雅的服饰、精致的造型、大气而讲究的场景……宋朝风华又一次让人看饱了眼睛。
如何精致不用赘述,还是看图吧~↓
在《清平乐》这部剧里,简约却雅致的桌椅、屏风、床榻、装饰……无论是宋仁宗读书、议政的殿内,后宫嫔妃的寝处,还是晏殊、范仲淹这些大臣家中,甚至是看似寻常的户外的一个喝茶的地方,都高度还原了宋朝雅致闲适的生活之美。
没有唐的华丽豪奢,没有元清的浮华雕琢,宋朝的美讲究的是简约质朴。这倒和时下推崇的简约质感的家居审美,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准确说,宋朝的极简风审美,可是领先了世界一千多年呢!
难怪看着宋仁宗工作生活的各种场景,其中的桌椅、装饰、屏风,竟有一种“很想要同款”的冲动。
《清平乐》中,还有哪些对今天的家居风格影响深远的家具和装饰?
周到君把宋仁宗、曹皇后,还有几个大臣的家里都扒了一遍,真发现了不少一见就心生喜欢的高颜值家具。
福宁殿书案这个场景可以说是剧中宋仁宗待得最久的地方了,少年登上皇位之后,就开始在这一方桌前批劄子、读书……以及和曹皇后谈天说地。
最关键的当然是书桌。
宋代之前,古人席地而坐,所以在《新唐书》中记载:“高尺有三寸,方八尺。”其特征是大而矮。
到宋代,不少案在高度上和高脚桌并无太大区别。所以,也只有在宋朝之后,才能像宋仁宗和曹皇后这样站在比膝盖更高的书桌前。
而这张书桌可以说是很好地还原了宋朝书桌的特点:高、桌腿细长。
在这幅宋代的《梧阴清暇图》中,梧桐树下、大屏风前,主人端坐书桌前读书写作,印证了宋代的书桌特点。
当然,在《清平乐》中,这样的书桌也不会少见。造型简约,却丝毫不会影响它的精致感。
当然,现在这种原木书桌也不少见,颜值也在线。
而在下面这幅《戏猫图》里的黑色细脚桌,不像皇帝的书桌那么精美,显然是寻常人家的桌子。
仔细看,不就是曾经几乎中国每个家庭都有的八仙桌么!
不过经过设计和改良,当下的八仙桌已经有了全新的,高颜值的面貌。
别盯着人看了!看宋仁宗背靠的这个椅子。
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作之一,官帽椅起源于宋代,兴盛于明清。
所谓官帽椅,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椅子,因为这种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帽子而得名,是当时达官显贵的专利。
放在今天则是家具档次的象征,因此官帽椅也是中式爱好者的标配了~
似乎真找到剧中官帽椅的同款了。↓
经过演变,官帽椅又演变出“南官帽椅”。最大的不同就是——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
南官帽椅拐角圆润,流露出优雅圆浑的感觉。南官帽椅的正中靠背常用厚材开出s形板,这是根据人体脊椎曲线设计而成的,靠上去感觉非常舒服。
当然,《清平乐》中,宋仁宗的官帽椅可以说是极品了,探出头的部分是纯金打的祥云。
急死“帝后cp”党,感情戏还未展开,曹皇后的坤宁殿,目前为止还只是帝后“创业CP”互相敞开胸怀畅谈家国大事的地方。
不过,皇后的坤宁殿端庄内敛,华美精致,与官家的福宁殿相辅相成,是最为契合相配的一对了。
作为直到宋代才出现的一种可折叠式的椅子,交椅相当于带靠背的马扎凳,主要优点是便携。
在当时,多用于在行军作战,打猎出游。对于文人而言,交椅是栖息、出游的常用家具,是宋人生活的雅趣。宋代繁荣的诗词歌赋以及书法画作等艺术创作都离不开这样一件重要“道具”。
《蕉荫击球图》中的圆背交椅、清明上河图中的直角背交椅,交椅在展现北宋生活的画作中出镜率很高,也充分说明了交椅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流行程度。
当然,很多人对于折叠式的椅子并不陌生,但想拥有像宋式交椅这样轻盈舒适又大方美观,还需要仔细寻觅一番。
周到君比较喜欢这款高度还原简、雅风格的文宋交椅。
放在院子、客厅、书房、卧室,都能打造一方清雅闲适空间。
作为皇后的起居殿,出现了床榻这样更具生活气息的家具。
宋代的床,主要是摆放在卧室供睡觉用的卧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而榻则是安放在书房、客厅的坐具,具有陈设的功能,更注意装饰与美观,也可用来躺卧、憩息。
而床榻的变化,正是宋代家具在中国家具历史上转折点地位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
从远古的席到供人单独而坐的榻,是中国坐具逐渐高起的一个起承。
到了宋代,榻既可以供人躺卧休息,也可以摆放东西,或是供人垂足而坐。在当时多为贵族阶级和文人雅士之用,榻上常放有凭几、靠背和棋枰。
宋榻演变到今天,就是新中式家具中的另一个大件:罗汉榻。当下很多人家客厅会选择沙发茶几这样的组合,岂知,一组罗汉榻摆上,也是气质卓绝。
由喻恩泰饰演的晏殊,在《清平乐》中也是占据了重要戏份。剧中晏殊宅院简约清雅,院中有树,窗边有绿植,一派青葱景象。
用本剧场景美工团队的工作人员的说法:符合晏殊临湖煮茶,扶贫论证的文人雅韵。
不过,对于晏殊家,周到君印象最为深刻的,倒是屏风。
屏风是早在周朝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的一种陈设,后成了古人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屏风的使用更为普遍,不但居室陈设屏风,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家具旁也常附设小型屏风,就连一些室外环境中也可以看到屏风的使用。
屏风不仅能分隔、挡风,单是作为摆饰,它与古典家具相得益彰,和谐、宁静之美立马出来了~
在剧中,晏殊家中屏风特别之处,在于上面的深藏的图案梗。
造景团队在这里藏了点深意,用屏风上画来致敬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
在屏风上作画,也是宋代屏风有据可查的特点。资料表明,宋代屏风以画屏最多。
这从宋人诗词中就可以看出——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柳永词《迷神引(仙吕调)》
风动金鸾额,画屏寒掩小山川。——词《虞美人》
今天,画屏等屏风在玄关等处用得依然很多,玄关、客厅,还有很多小户型的家里用来隔开卧室,创造一定私密空间。
作为朝中权臣,吕大人的住宅之贵气都快赶上宋仁宗的宫殿了。“软装硬装”都非常讲究,实木雕花配上皇室主要代表瓷器“汝窑”,吕夷简的权势地位尽显。
不过,周到君看中的,倒是他们家的新型高式几案。
和案到桌的演变相同,几案在宋代也经历了由矮到高的转变。新型的高式几案在当时成为了富裕家庭中厅堂陈设的重要内容。
高几形式上有托泥和无托泥、束腰和无束腰之别。较高于桌子,主要用来陈设物品。
大约是这简约素雅风格不符合很多人对于中式家具的惯有认识,在今天,属于汉族传统家具的条几也被部分商家冠以“北欧风”向国内消费者推荐,也是让人无言以对。
苏轼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萧散简远”,欧阳修的“萧条淡泊”、“笔简而意足”……北宋文人共同营造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追求,成就了宋代家具质朴、清淡、典雅的理性美。
当下,新中式风格逐渐重获人们的青睐,在家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也可以骄傲将属于中国的家居风格推荐向更多人——
提及极简就是北欧风?宋朝才是最早的极简主义,领先世界一千年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