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MEG现代环境治理峰会在沪举行,讨论了这三大热点环境问题


作者:李晓明
编辑:李晓明
时间:2020-04-22 18:16:49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社团组织倡导的“2020首届MEG现代环境治理峰会”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围绕着绿色金融发展、绿色产业链等热点环境问题进行了发言和讨论。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其中第二十七条明确提出“完善金融扶持、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加快建立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

对此,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伟表示,环境保护产业兼具公共产品和商品(服务)双重属性,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等创新金融工具的支持。建议产业协会充分利用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金融中心的金融要素体系、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时机,在《意见》精神的指引下,参与到开创绿色金融新局面的工作之中。

李伟认为,目前建立省级/直辖市级的土壤污染防治基金是绿色金融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办法》于今年1月17日发布,这意味着最近一年内各省、直辖市以及较大单列市政府均将着手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理应成为领跑者。李伟建议社会组织参与和协助上海市人民政府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这可以作为现代环境治理分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第一个落地动作。

推广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新模式

《意见》第十三条提出,“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动员广大职工、青年、妇女参与环境治理。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行业自律。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积极推进能力建设,大力发挥环保志愿者作用。”

经调研发现,长三角区域的一个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联管互动的工业园区治理新模式,该模式被称为“环境合作伙伴计划”,从2018年开始,至今已是该计划实施的第三年。环境合作伙伴计划以政府牵头、协会组织、专家帮扶、技术支持形成一个有机组合。

该工业园区实施环境合作伙伴计划以来,不再依赖大量的运动式执法实现企业环境守法,园区政府通过社会组织向企业提供环境合规服务,企业根据社会组织的专业意见进行整改,最终实现企业自发自愿守法的环境治理新模式,改变了过去政企对立的环境治理模式。

李伟表示,社会组织在其中的桥梁作用和专业力量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这与《意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精神不谋而合。建议相关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上海在工业园区领域的环境治理智慧,一方面挖掘和推广现代环境治理新模式;一方面协会可以作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通过与上海各个工业园区管委会或者园区生态环境局合作,发挥产业协会作为社会组织在现代环境治理中的专业力量和组织能力。

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

《意见》提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坚持多方共治,明确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权责,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这对于企业健全环境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李伟表示,随着环境执法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全产业链的角度评估生产活动的环境与社会风险。例如:在某个案件中,某原料供应企业与其下游采购商产生贸易纠纷。采购商主张该企业提供的原料会对其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的负面环境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执法压力增加,采购商因此无法继续采购上述原料。采购商的决定给该供应企业的销售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上述案例反映出产业链环境与安全管理已经日益成为企业经营运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李伟表示,峰会的举办就是为了顺应国家政策的倡导、产业和社会的发展趋势,通过挖掘和推广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大力倡导绿色金融,促进绿色产业链的形成,形成企业自觉守法、产业联合自治、政府促进企业守法的现代环境治理模式。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