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新闻晨报:作为一部处女作,为什么会选择“爱情”这个题材?
A 倪闻天:一直很喜欢看爱情小说,但已经很多年没有碰到满意的,就动了自己写的念头。谁没遭遇过爱情呢?大家在这方面都有不少经验和阅历,我也一样。因此觉得爱情题材是能够把握得住的,至少可以保证写出来的东西真实可信。这点很重要。我还想写历史题材呢,但根本写不了。另外,在爱情上我也算是有话可说,想趁热打铁,抓紧表达,怕过两年就再也摸不准这份情真意切。
Q 新闻晨报:从男性视角写爱情的小说在近些年并不多见,你希望通过小说传递什么?
A 倪闻天:没有明确要传递什么,就想把人物夯得稳稳当当,情节、结构、氛围弄得清清楚楚,扎扎实实讲一个能打动自己的爱情故事,然后把感受的权力还给大家,小说是很自由的。我能力有限,两年前起笔时还很幼稚,无知无畏,根本没有艺术和文学性上的企图和野心,自己过瘾第一,其他无所谓。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羡慕当初的状态。今天的我已经没法那么肆无忌惮了,写过一次才知道水深,谨慎起来。写完初稿后,我在可读性和叙事流畅度上下了一些工夫,希望这部小说雅俗共赏,回归小说诞生之初供人消遣娱乐的原始功能。
男性视角也好,女性视角也罢,我们这么说是为了营销。但我真正的想法是,不愿意大家把什么事物都如此简单地区分概括。李安导演在一次采访里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那么简单,不是“男女”或者“阴阳”这种“不是这百分之五十就是那百分之五十”的说法就能概括的。我身上也有女性的部分,许多女性身上也包含着男性的部分,都很复杂,没有那么明确,甚至连界线都不存在。做创作,尤其不该将事物固化、符号化,一切都在流转,瞬息万变,这一秒和上一秒已经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了。这点儿最基本的感受力和认知必须得有。
回到小说,其实我更希望讲,这是一部“真诚”的爱情小说,把一个东西归为“男性”或“女性”视角都有些肤浅,它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足够真诚罢了。我希望自己每一次都掏心掏肺,永远用最真的材料去浇筑作品。包含真情实感或本真生命力的作品一定动人,哪怕它技艺不纯熟,哪怕它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一些作者,你看他的作品觉得很完美很厉害,但其实那个最本真的东西已经不见了,可这个“真”如何够用?如何不重复?也许就是要不断地换题材换角度,不断地突破。
Q 新闻晨报:我注意到,这本书有很多节选出的金句,也就是你在创作过程中,有什么灵感来源吗?这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还是虚构的?
A 倪闻天:小说能够节选出很多金句,其实是小说的失败,我不想小说里的任何一句话成为金句。一部好的小说,在我的概念里,应该是所有的句子都很质朴很简单,服服帖帖地待在文脉里。成千上万平凡的句子和词汇,犹如一砖一瓦,盖起整座大楼。我要的是那整座大楼,而不是某些细碎的破砖烂瓦。海明威的小说不就这样吗?他的小说里你找不出金句的,但写得多好啊,那个后劲和余味,都是克制出来的。能够被节选出来就说明我还是不够克制,导致一段话出跳了、单蹦了、过度表达了。金句都是小聪明,不好。下次我会注意,把小说写的像剧本一样,每一个字都只为故事服务,拿出来的句子要像植物离开土壤一样死掉。
故事说到底是虚构,写得再真也是虚构。可能认识我的朋友们会关心这个问题,但更多读者是不认识我的,那么看故事就好了。有这种好奇很正常,帕慕克说:作家和读者一直试图在小说的虚构属性上达成协议,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读者和作者认同并赞成小说既非完全的虚构,也非完全的事实。翻译过来就是,我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安沉午,但是要让读者相信我不是安沉午是不可能的,这个矛盾会永远存在。我通过小说里的人物,注意,是所有人物,向读者们展开我的爱情体验和对生活、对世界的感知。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是我。
Q 新闻晨报:有读者说,《私恋失调》这本书的文风有点像王朔,会让人联想到《过把瘾就死》中的杜梅、《动物凶猛》中的米兰、《黄金时代》中的陈清扬,有点“飒”,有一种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的光芒感,作为男性作家,你是如何塑造女性的?从你的视角,如何看待爱情中的女性?
A 倪闻天:说我文风像王朔很有捧杀的嫌疑。我非常非常喜欢王朔的作品,他的语言是具有独创性的,那种叙述口吻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不过说实话,我对女性的感知,大多来自于娄烨导演的电影。写女性,我真的心虚,这是我第一次在故事里写这么重的女性角色,还是两个。能让人物立住就不错了,塑造谈不上。而且你看,也没塑造出什么新鲜东西来。
就像前面说的,不论男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在爱情里都不一样,爱情里的人是没有共性的,大家的表现千差万别。我尊重每个成年人在爱情里的选择,我看待不了任何人。
Q 新闻晨报:从你个人角度出发,对于当代年轻人的爱情观有何解读?
A 倪闻天:我只能说说我能感受到的,自己和周围朋友们的情况,不能代表当代年轻人。整体上,大家的爱情观变得很多元,不是说非得怎样才行,它有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更宽容了。这是好事。
Q 新闻晨报:怎么看待疫情过后离婚率上涨的现象?
A 倪闻天:两个人困在家里,早先装作看不见得过且过的问题都出来了,就得去面对。面对就一定有结果,不管是离婚,继续视而不见,还是修复了,抑或两个人更恩爱了,都是某种结果。我觉得只要去面对,能往前迈一步而不是原地踏步或退步,就是勇敢和正确的。婚姻、恋爱等等,都应该很自由,不要把离婚或者离婚率上涨当成什么坏事或者社会问题。都是正常现象,是现代社会里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
Q 新闻晨报:最近有看热搜吗?有什么评价?
A 倪闻天:无论面对哪一个热搜事件,都不能背离一个常识:道德标准应该用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拿来打压批判别人。人们“无心”的议论还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各种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悲剧。人言可畏。另外,大部分“热搜事件”都是私事,是一段关系里当事人之间的事,跟别人无关。
Q 新闻晨报:目前在做影视项目,有什么想拍的题材,或者有想过把《私恋失调》改编成电影吗?
A 倪闻天:小说已经在谈版权了,但我对于把它变成一部电影这事其实有点矛盾。从商业上讲,当然希望影视化,创造更多价值,被更多人看见。从私心讲,我总是担心说,电影出来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被拍坏了。如果影视化,我希望是自己钟爱的导演来操作。
Q 新闻晨报:除了写作,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两者之间的关系?
A 倪闻天:平时喜欢看书、看电影、运动,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工作可以说是我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不需要平衡,生活是包含工作的。
Q 新闻晨报:有哪些比较喜欢的作家或者作品?
A 倪闻天:理查德福特、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约翰威廉斯、黑塞、刘震云、白先勇、余秀华、契诃夫、曹雪芹、谈波、阿城、汪曾祺、王刚、王朔、陈忠实、贾平凹、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加缪、博尔赫斯、毛姆、莫言、余华、张爱玲。基本上都是大众口味。
Q 新闻晨报: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未来有什么小目标?
A 倪闻天:正在写一个剧本。等积淀一段时间,可能会再来一部小说。不管是小说、剧本、电影还是其他什么,只要是署了我名字的,我都会尽心尽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