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观长三角,用镜头连接未来。第二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决赛《2020年,我们一起上网课》,获奖作品名单已经揭晓。长三角100多所学校、2万多名中小学生参加了第二届的活动。决赛优秀作品背后,有哪些故事?和周到君一起来看看吧。
”叫戴口罩你就戴,你是防疫小可爱;
勤洗小手多喝水,你是听话小宝贝;
了不起,了不起,贡献就是待家里;
中国中国你最牛,在家网课不用愁;
众志成城共抗疫,中国一定会胜利;
我叫吴宇桐,我叫吴靖,
我们在上海为祖国加油!为世界加油!“
在第二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决赛中,静安区实验小学吴宇桐提交了一段24秒的视频,她和妹妹吴靖一起在镜头前,朗诵了以上这段文字。
吴宇桐一直盼望着能够早日开学。等待中,终于等来了上网课。吴宇桐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是电脑课,当时吴宇桐觉得上网课应该和电脑课是一样的,可以学到很多电脑知识。
妈妈当下告诉吴宇桐,上网课和在学校上课有点类似,但又有所不同。讲课老师都是很优秀的,下课后还可以和自己的老师互动。听到这里,吴宇桐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上网课了。
3月2日,网课第一天,吴宇桐和妹妹早早起床,准备好了课本及学习用品。妈妈也特意为了女儿们的网课请了一天假。
刚开始上网课时,3年级的吴宇桐经常漏掉笔记,记不全内容,不会打字,无法在钉钉中回答老师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如今吴宇桐上起网课来已经轻车熟路:对课堂内容,吴宇桐先记下关键字,课后再补充完整。现在还学会了打字和语音输入,可以随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吴宇桐最喜欢信息科技课,因为它教会了吴宇桐怎样使用电脑,怎样打字,怎样消除电脑里的病毒。吴宇桐还学会了怎样使用录音机、计算机,怎样给朋友发邮件。
网课后,吴宇桐给远在德国的好朋友啦啦,发出了第一封邮件。以前,他们都是通过微信联系,第一次写邮件,吴宇桐激动了好久,邮件里告诉了啦啦国内的疫情,让啦啦也注意身体。啦啦也给吴宇桐写了回信,两个好朋友商量好了,以后就用邮件互相联系,用邮件记录这段友谊。
吴宇桐妈妈告诉记者:“网课的这段日子里,女儿最大的变化就是比以前懂事了!有时比较忙,中午来不及回家,她们会自己做一点吃的。她们作业做完了,还会给我准备好水果,出门时会经常提醒我别忘记戴口罩。姐姐在家有时就跟个小大人一样照顾妹妹。姐妹俩在家会互相监督,互相学习。我倒是比以前放心多了。”
华漕学校七年级的王俊宇父母是双职工。最初网课开始时,王俊宇妈妈最担心的是儿子吃饭问题,未曾想到通过网课,王俊宇可以自己动手烧饭了。不仅如此,他还为妈妈做爱心餐。王俊宇将劳技课学到的香肠菜饭,记录在了第二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的决赛作品中。
王俊宇最喜欢的是劳技课网课,因为这是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做的事。
劳技课其中有一堂课是《菜饭》。在这节课里老师主要教了大家如何制作“香肠菜饭”,在视频里演示了切菜的刀法之一——直切。王俊宇上了这堂课后,想用课上学习到的本领,在三八节那天为妈妈做一顿爱心餐。
真正做起来,并非像网课中那么容易。看似简单的淘米、洗菜、切香肠,王俊宇操作起来“磕磕绊绊”,因为不熟悉做法,简单的香肠菜饭,王俊宇用了两个小时左右完成。
王俊宇妈妈第一次吃到儿子烧的香肠菜饭时,心里更多是感动,她看到了儿子在网课学习后变得更独立。
王俊宇妈妈告诉记者:“其实儿子烧的菜饭水放多了。但当时我真的感动到眼里有泪花。这顿饭可以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后来我跟儿子说,‘菜饭还可以再放一些其他的营养蔬菜在里面,比如胡萝卜、玉米等,这样的话,我们身体就会吸收的更多的营养成分’。”
王俊宇当下记住了妈妈“改良”的香肠菜饭建议,也想为忙碌在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制作一份爱心营养餐。于是为社区人员制作了五份工作餐,其中包括水果,送到了社区工作人员手中,感谢他们这段时间做出的贡献。
在王俊宇提交的作品视频中,妈妈表示:“停课不停学,一开始确实让我困惑。但当孩子把在劳技课中学到的技能展现出来,回报给因疫情一直奋斗的‘战士们’,我心中无比喜悦,说明他懂得了爱,也懂得了感恩之情。”
沪东外国语学校五年级高俪颖的网课,可谓是全家总动员。每天的广播体操,从家人们欢声笑语开始。
早上,广播操的音乐一响起,家人们就立马放下家务,妈妈、外婆、小姨,站在高俪颖的身后跟着节奏扭肩膀、抬腿、一起做广播体操。
高俪颖最喜欢的网课,是班会课和劳技课,她在作品视频中,也将这两堂网课拍摄了下来。
在班会课中,由于疫情,同学们不能去实地参观各种博物馆,但老师还是带着学生们在网上浏览并结合一些主题活动,参观了不少博物馆。比如说:《文物的回归之路》,让学生通过文物的流失及追回的故事,明白了何为国殇、何为民族之殇。
这堂课老师还让高俪颖为同学们分享了《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高俪颖跟妈妈一起精心制作了PPT,了解了《五牛图》的创作历史、丢失原因以及艰难的追回过程。
另一门劳技课,高俪颖也十分钟爱。网课中高俪颖学会了很多,比如,包饺子、包春卷、包汤团、叠被子等。不过,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包好的饺子因为没有按压紧,下锅的时候,皮跟馅完全分离了,揉面粉的时候,不小心吹了一口气,满脸的“白胡子”。
两个多月的网课学习,高俪颖觉得自己的时间观念更强了,安排自己的任务更有头绪。从网课学习做家务中,高俪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做好一件事,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精心的事先准备。
这段时间以来,主要是妈妈陪高俪颖上网课。最初两周,妈妈负责监督、检查作业。之后,妈妈慢慢放手,让女儿自己批改作业,然后找出错误原因,再有不懂,女儿问,妈妈答。
高俪颖妈妈告诉记者:“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有些焦虑,觉得这个网课,会不会落下知识点,毕竟是五年级毕业班,家长不可能每节课陪在孩子身边一起学习上课,会不会学习效果差。
但是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们发现孩子的责任心、时间观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进步。也许是因为学习的多样性,不只是专注于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业量的减少,孩子有了更多的空间去看书,画画,下棋,玩一些我们童年才玩的游戏。
每天早晨,她为了跟我多一点亲子时间,坚持早起,跟我一起跳绳、做简单的瑜伽运动,中午我们俩还可以静下心来晒太阳,一起看《博物百科》,研究矿石的形成,研究微生物种类。生活中有了更多欢声笑语,她也更愿意接受我对她的建议及意见。这些都很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