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欠着3000个瓜,长在藤上没摘下来呢。”陈志峰这段时间忙坏了,整天接到各路亲朋好友的电话,只为求一只瓜。什么?在这个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年头,还有人为了一只瓜来“托关系”?是的,你还别不信,因为这只瓜鼎鼎大名,唤作“三林崩瓜”。
每年的5月上旬,都是崩瓜上市的季节,每每到了此刻,身为三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营销负责人的陈志峰就要接到各路“求瓜”电话,只因这“一瓜难求”的三林崩瓜。
崩瓜所在的三林镇是历史渊远流长的千年古镇,传统三宝“酱瓜、崩瓜、标布”享誉沪上,其中,尤以崩瓜最为知名。
早在清同治《上海县志》就有记载:沪郊西瓜,以三林塘的崩瓜最为有名,形状为长椭圆形,淡绿色的瓜皮上布满网络状的花纹,皮薄容易崩裂、瓜熟时弹指可破,顾得名“崩瓜”。
也因为特别娇嫩,不易长途运输与保存,因此崩瓜入不了平常百姓家,多供应给达官贵人。
“皮薄、汁多、脆爽、鲜甜,” 陈志峰告诉记者,经过了多年的培育,如今的崩瓜甜度已经达15度上下,比一般的西瓜都要甜,但依然保持着脆爽的吃口,所以在炎热的夏天,格外受到市民的喜欢。
■轻轻用指甲一掐,就能掰成这样的不规则状。
其实,崩瓜不仅有故事,还有一段命运多舛的历史。
抗战时期,瓜籽曾被掠去日本,瓜名也改成了嘉宝。1976年,三林崩瓜彻底绝了种。一直到1978年,上海农业科学院从海外引回原种,由老瓜农试种,久负盛名的三林崩瓜才得以重见天日。
1979年,三林崩瓜试种2.1亩,当年上市32担,特供锦江饭店。后来,产量逐年增多。但比起旺盛的市场需求来说,还常常供不应求。
2007年,浦东新区政府与三林镇为了传承与发扬地方特色的原产地农家品种,重新启动了“拯救与传承三林崩瓜”的项目,由三林镇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三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经过对原有品种提纯复壮和寻找杂交组合,培育出了新一代三林崩瓜杂交新品,既保留了原有的优点,又提高了瓜的甜度。
2013年,崩瓜的种植技艺被列入第四批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志峰告诉记者,以前种瓜比较粗放,可如今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崩瓜也种得越来越讲究了。
讲究一育苗。
种源就好比瓜的基因,直接决定瓜未来的长相与内涵。所以,三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选种、育苗开始都以有机标准培育,将原产于三林的种子(母本种子)与引进的优良种子(父本种子)经提纯复壮杂交而成,大大提升崩瓜的美味度。
讲究二掐苗。
一根藤上可结出数只瓜,但崩瓜的种植不走寻常路。每根藤的间距控制在25-30cm,每亩地只种800-1000根藤,瓜农会及时筛选掐苗,确保“一藤一瓜”。因此,每亩地的崩瓜产量也就800-1000只,不会再多了。
讲究三授粉。
三林崩瓜采用100%人工授粉的,哪天授粉在叶片上都有标记,根据当年气温高低不同,从授粉后开始计算,一只瓜成熟需要时间约在32~36天,早摘晚摘都不行。“因此才有了欠瓜一说,不到最合适的采摘时间,我们不会拿出来售卖,也是希望能让每一位购买三林崩瓜的市民吃到最正宗的那口滋味。”
■三林文化达人曹琪能在崩瓜种植基地录制的一段视频。
讲究四土壤。
崩瓜种植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能够种植崩瓜的土地一般都是砂质土,且实行轮耕播种,也即同一片土地5年内只能种一次崩瓜,并且施的都是有机肥,不用农药。
正是因为如此用心,作为上海特有的地方品种,三林塘崩瓜得到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证书,又获得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标志”。
怎样的瓜更加甜?陈志峰表示,挑瓜的时候选纹路间距较宽的瓜,这样的瓜会比较甜。另外,还可以听声音,声音闷一点的瓜说明已经成熟了;看皮色,光亮且不带绒毛的瓜是熟瓜。
除了一心种好瓜,这两年,三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将这门“非遗”送进了三林镇内的新世界实验小学、三林中学,让更多孩子了解非遗,了解三林崩瓜。
到这里,你一定会问哪里可以买到崩瓜?那么下面这些地方可以买到,不过崩瓜难求,建议提前电话联系确认是否还有库存。
三新路9号(8:30~16:30)
联系方式:13585833633/18621578959
价格:70元/箱(1只装)/138元/箱(2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