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听说黄河路拆牌了
这可是魔都最经典的一条美食街
对于老底子上海人来说
以前讲究的,都去黄河路吃
掩映在各种霓虹灯下的街区
有着魔都不为人知的繁华
除了各式各样的餐馆
这里还有许许多多历史故事
所以,今天快跟着小怪一起
重新品一品这条路独有的韵味~
黄河路
原名东台路,派克路(Park Road)
黄河路是黄浦区西北部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宽9.1米~15.5米,坐落于人民广场北隅。
1993年,黄河路被开发为美食街,主营家常菜。与当时的云南南路美食街、吴江路小吃街、天钥桥路餐饮街、仙霞路休闲美食街,并称为最具人气的小吃马路。
南起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虽然总长只有755米,但是里面饱含了对历史的见证,除了美食,还有许多许多充满年代感的建筑。
黄河路上的“老味道”
- 国际饭店 -
国际饭店在历史上曾被称为“远东第一楼”、“远东第一厦”和“中国的摩天大楼”。曾经可是接待达官贵人、名媛大款下榻的重要之地。
国际饭店的西饼屋是上海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一袋小小的蝴蝶酥,来购买的队伍可以绕大楼三圈。
每块比巴掌还要大,层层起酥,带着浓郁的黄油香气,吃完满嘴留香。
- 杏花楼 -
百年老字号杏花楼,几乎每年都会推陈出新,现在慢慢收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店内还有堂食区,老饕们都喜欢来这里坐坐。
- 功德林 -
1932年,功德林就搬到了黄河路上,一晃眼已经60多年!这里的素食天下闻名,菜品和造型都非常诱人!性价比超高!
- 苔圣园酒家 -
苔圣园于1980年代开业,是黄河路美食街中最早开业的本帮菜馆之一。主打海派菜+粤菜混合模式,上了年纪的人都愿意来这里吃饭。
- 佳乐汤包 -
以前的佳家汤包现在全面升级,变成“佳乐汤包”,环境重新改造,但是产品还是和之前一样,最重要的是,依然好吃!
每个小笼都是现点现蒸,用筷子轻轻夹起,还能隐约看见里面的汤汁,店里还有秘制的姜丝醋,配上蟹粉小笼,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 乾隆美食 -
光看外形,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黄河路最蓬荜生辉的一家餐厅,地处黄河路凤阳路路口,已经拥有20年历史,主打本帮菜。
进入店门,会发现很多名流的合影,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本帮、淮阳、苏杭、宁波菜,琳琅满目的菜品,很适合商务宴请。
- 粤味馆 -
别看名字叫粤味馆,但做的却是本帮菜,整栋楼充满欧式风情,带着花园小阳台,一共6层,一楼是海鲜区,二楼和六楼是大堂,三四五楼是包间。
很多菜都非常有特色,对于老底子上海人来说,逢年过节最喜欢来这里办一桌,优雅大气的环境,倍儿有面!
除了以上这些有点年头的餐厅
还有很多美食都不容错过!
金八仙大酒店
半岛酒楼
清梅居
悦来酒家
董记卢春面馆
还有许许多多数不过来的街边小吃,可以买着一路逛一路吃,超级满足!
不过遗憾的是
有些美食可能再也吃不到了
汤锅居
永祥人家
苏州羊肉馆
和牛牧场
黄河路不仅仅是美食街
- 长江公寓 -
长江公寓(原名卡尔登公寓),曾是一代才女张爱玲居住过的地方,时至今日,它依然保留了充满年代的风尘,每每经过的时候,都会觉得黄河路是一条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马路。
而现在,这座公寓也被列为了重点保护点,虽然我们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但是庆幸我们可以见证它的长存。
- 长江剧院 -
始建于1922年的长江剧院,原为“卡尔登大戏院”,上海解放,曾先后接待玉兰越剧团、上海建文剧团、京艺联合京剧团等签约演出,可以说占尽了上海滩的风头。
如今的长江剧场,已经全新定位,以“红匣子”和“黑匣子”,用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绎艺术!
藏在黄河路边上的一个小弄堂里,还有几家苍蝇小馆,从这里抬头仰望,外面的高楼大厦,与这里的红砖细瓦形成鲜明对比。
迎着阳光,挂在外面的衣服,就像是一面面彩旗,让人感到这条街的生气。
再往前走,还能看见昔日变电站的模样,外围早已竖起了一排一排的晾衣架,天气好的时候居民都出来晒棉被,形成了另一种不一样的老上海风景。
如今,住在弄堂里的那群人,依然过着安静祥和的日子,与外面繁华热闹的样子,形成两个世界。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也都会慢慢逝去。
夕阳西下,黄河路又开始了灯红酒绿的一天,开始迎接吃客们的到来,而小怪希望,这样的热闹,可以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