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要不要没收手机?如何与孩子相处?上海家长学校给出6个妙招!


作者:董川峰
编辑:董川峰
时间:2020-05-18 18:10:57

小A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之前家长管得严,不给他用手机,可是网课期间,为了需要,家长为他配置了手机、台式电脑和PAD。现在,家长发现小A迷上了一款网络游戏,晚上不肯睡觉,甚至趁家长不注意,在上网课时也会偷偷用手机玩游戏。

上海市小学一、二、三年级返校复学时间已经确定了,6月2日。家长为难,要不要没收手机?

5月17日19:30,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讲邀请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教师张晓冬做客“云开学堂”直播平台,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复学期间亲子关系处理技巧!

通过4个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案例、5组冲突矛盾关系,张晓冬老师分析孩子在返校复课前后的身心状态以及家长的焦虑。

上海家长学校近期调查显示,家长最关心孩子两大方面的问题:身体健康和学业完成。

小学和初中生家长关心学业的程度远高于其他年纪,也高于对孩子身体健康的担忧,而幼儿园的孩子和大学生的家长更担心是身体健康,高中生基本持平。


案例

小B是初二女生,小时候乖巧可爱,可是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无缘无故的发脾气,有时候几天都不说一句话,非常叛逆,不但不服父母管教,还脾气特别大。疫情期,情绪更不稳定,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有时候几天都不说一句话,说自己会管好自己的,父母对她的学业很操心。

对于小B的情绪,张老师认为矛盾是高期待值对低成就感。她觉得很多孩子其实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值。比如中考二模,孩子希望自己能考到高分,还有的孩子内心深处会觉得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当发现有哪个同学跟他不友好时就受不了。当他产生落差、失落感有可能就产生过激的行为来。

有的家长说,“爸爸妈妈都是名校毕业的,所以你也不能差”。所以有的时候会发现越优秀的家庭的孩子父母的职业、学历特别高,孩子的压力非常大。

“我们不要求你考第一,考前十总可以了吧?”张老师说,这其实也不容易的,尤其是当孩子经过层层选拔,进到更高一级好的学校时你会发现考前十真不容易。所以家长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让他有自信度会很不一样。

张老师希望父母注重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需求,不要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更多是理解、接纳和关心帮助。

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和困难,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自主性。处在升学毕业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考前过度焦虑,此时父母更应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要以平和的心态和他们沟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情感支持,了解他们焦虑背后的原因,鼓励他们面对问题、寻找方法,学会处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

如何呵护孩子并助力他们健康成长,张晓冬老师为家长们支出六个小妙招:

1.理念要变

父母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智慧,提高教育能力。

2.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

父母要珍惜亲子缘分,尊重孩子、平等相待、言传身教、引领示范。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指导、引领下,不断建构自我认知,提升成长能级。

3.学会倾听解心语

理解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父母要学习积极倾听技巧,并善于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成长困惑,感受孩子的情绪体验,和孩子有及时且充分的情感互动。家长要看见孩子的不容易,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

4.学会沟通

父母要善于寻找合适的沟通话题和沟通时机,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耐心、细致,运用有效沟通技巧,冷静、理智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合理的建议。

5.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父母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倾听并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求,引导孩子转换视角、合理宣泄、及时倾诉,还可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去寻找调节情绪的“例外时刻”,如运动、音乐、画画、社交等,调动孩子的快乐因子。

6.接受孩子的失败

父母要用成长型思维方式看待孩子遇到的挫折,引导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并寻找转机,鼓励他们在挫折中树立信心。通过训练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指导孩子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能在必要时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和社会帮助。

   

上海家长学校在线课堂第十一讲预告:

日期:5月24日19:30

主题:复学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主讲人:陈珊,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