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地铁15号线预计将建成通车。15号线北起宝山顾村公园站,南至闵行吴泾镇的紫竹高新区站,附近是浦江第一湾公园。因此,可以说,15号线是从公园到公园,从外环线外的一种野趣到黄浦江畔的另一种野趣。
近年来,顾村公园因为每年的樱花节而名声大噪。你可知道,在15号线的另外一头还有一个公园——浦江第一湾公园,距离紫竹高新区站很近。
之所以命名为“浦江第一湾公园”是因为,黄浦江干流从淀山湖湖口出发,由西向东进入上海市,在闵行吴泾镇浦江第一湾公园这里,由南拐向北,呈90°直角大转弯。
顾村公园是在外环林带基础上建造起来的一座公园,浦江第一湾公园是在水源涵养林基础上建成的,两者都是由林地通过多年打造而成的公园。由于保留了大部分原有林地的乔灌木、芦苇、水系等,自然野趣的特征十分明显。
据悉,早在2002年,紫竹集团就组织了黄浦江滨江景观规划国际方案征集,全球三家知名设计公司的方案入围,最终经由郑时龄院士带领的专家组评审后,一致通过采用澳大利亚URBIS的规划方案。至2004年7月,1.1公里的滨江样板段基本建成,遵循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这一区段涵养林的定位,总占地19.8万平方米的样板段中,绿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植物近百种,大小乔灌木有数万棵,其中包括大量乡土树种,如朴树、乌桕、榉树、枫香等。
2016年,美国AECOM公司对紫竹产业区域对应的滨江段进行了概念提升规划,基于紫竹高新区的产业定位,提出了“让科技延展”的理念,将此段滨江分为滨江再生公园、滨江运动公园、滨江文化公园和滨江湿地公园。
去年1月,通过市绿化市容局验收的“浦江第一湾公园”正式揭牌。
走进5月的浦江第一湾公园,湿地区域里,芦叶青青,一旁的大草坪上,亲子家庭或三五好友铺着野餐垫在野餐。公园标志性的红馆旁,老人带着孩子在游玩。站在滨江的亲水平台上,江风拂面,吹散了初夏的些许热意,一艘艘货轮在黄浦江上来来往往。
虽然是地处吴泾镇、背靠紫竹高新区的一个公园,但浦江第一湾公园里的游客不仅有来自吴泾镇的居民、紫竹高新区的白领,还有附近江川街道及闵行其他地区的居民,甚至有不少是从市区远道而来。平时,这里是一个居民放松休闲的地方,节假日这里也可以成为文化、体育活动的舞台。
由吴泾镇与经典947、阿基米德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浦江第一湾”中秋赏月音乐会已经连续两年在公园里奏响华美乐章,呈现融自然、音乐、水岸舞美于一体的户外音乐会,也为吴泾镇近年来打造科技时尚特色小镇注入了更多文化内涵。
吴泾镇还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打造“樱桃雅集森林诵读分享会”,文人雅士与普通市民一起,听雅乐、诵经典、品诗文、赏汉服。
公园里,还举办过多场时尚活动,比如2017年的上海时装周吴泾分会场活动、上海国际模特大赛甄选赛事、吴泾区域时尚生活体验日等。
除了浦江第一湾公园,吴泾镇辖区内还有1个公园和4个街心花园。
另外1座公园是吴泾公园,它承载着老一辈吴泾人的记忆。在这座公园里,吴泾镇居民王显明曾经用自制的捞杆常年打捞黄浦江中的垃圾,他的精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老人去世后,志愿者们接过捞杆,后来还成立了“保护母亲河”俱乐部,这种自发打捞黄浦江垃圾的志愿行动一致持续至今,已有十多年。如今的吴泾公园是一座以荷花为特色植物的社区综合性公园。
近年来,吴泾镇还通过对剑川路、永德路、通海路街角绿地进行改造升级,设置景观小品等,建成了4座街心花园,改善周边环境面貌的同时,也为老百姓开辟了新的休闲娱乐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