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日志:小满,未雨绸缪熏衣香


作者:岳强
编辑:陈里予
时间:2020-05-20 07:09:43
感觉今春未尽,转眼间孟夏中气小满就到了。民间气象谚语道:“小满江河满,不满干田坎。”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雨季,到下一节气芒种前后就要入梅了。古人在此时,熏笼、熏衣香就派上了用场。

本期题图是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明代画家陈洪绶所绘《斜倚熏笼图》局部,图中女子所倚熏笼是古人用来熏衣的竹编穹形圆笼,大口朝下扣在香盘熏炉上。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外覆以细绢的一大一小两只竹制熏笼,和茅香、高良姜、桂皮、花椒、辛夷、藁本、姜、杜衡、佩兰等香药。可见熏衣习俗的历史若仅从出土实物而言,已甚为久远。在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一、五十二回中,也有关于熏笼的描述。

从古籍文献中留下的熏衣香方来看,最早的熏衣香方多出自医药典籍之中,古人熏衣最早还是出于防霉、防蛀、防蚊虫等实用目的。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录有“六味熏衣香方”,六味香药分别是沉香、麝香、苏合香、白胶香、丁香、藿香。其中丁香在《海药本草》中认为有杀虫之功效;藿香可祛暑行气、抗真菌;白胶香活血解毒、生肌止痛;苏合香可缓解湿疹,有抗菌作用。这六味香药成为熏衣香方的基本配方参照。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千金翼方》、王焘编著的《外台秘要》中都收录有熏衣香方,敦煌石窟的医学遗书中也录有熏衣方。其中,明代周嘉胄所著《香乘》卷十九薰佩之香中,录有“千金月令熏衣香”、“熏衣梅花香”、“熏衣芬积香”、“熏衣衙香”皆为熏笼熏衣所用,另外还有佩戴、储放所用的熏衣香方。

宋代文人洪刍著《香谱》中所录“熏香法”详述了用熏笼熏衣的方法:“凡熏衣,以沸汤一大瓯,置熏笼下,以所熏衣覆之,令润气通彻,贵香入衣难散也。然后于汤炉中,烧香饼子一枚,以灰盖(或用薄银碟子尤妙),置香在上熏之,常令烟得所。熏讫,迭衣,隔宿衣之,数日不散。”

依洪刍所述,用熏笼熏衣首先需要烧沸水注入香盘,再用熏笼罩住,把待熏的衣裳铺展于熏笼上,使香盘中的蒸汽洇润衣裳后,再于香盘中放置一熏香炉,熏炉的香灰中埋一火炭,香灰顶上盖银片隔火,将熏衣香饼放于隔火上熏衣,香盘中的热蒸汽带着熏衣香气浸入衣裳,待蒸汽尽,炭火烘干衣裳后将衣裳收起,迭放于衣柜中隔夜再穿,衣服上的香气会数日不散。在熏衣过程中,要注意香气是借沸水蒸汽渗入衣裳中,香饼香丸不要出烟,若出烟,所熏的衣裳会有烟焦味,衣裳也容易熏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熏笼外覆细绢,估计也是防止熏衣时出烟所备。

小满之后,气温升高,湿度渐增,到下一节气芒种,将迎来昆虫与霉菌滋生的梅雨时节,虽然在超市货架上各种防霉驱虫的商品不少,但如果动手能力强的话,未雨绸缪来DIY一款熏衣香熏熏衣物,这与众不同的芬芳既是源自自然的气味,也是属于你自己的个性化香气标签,格调绝非商品化的香薰能比,不想试试吗?


图片:蔡嵩麟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