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场汇聚长三角著名老字号品牌的“国潮老字号”游园于上海著名的商业文化地标之一——豫园商城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游园会活动作为五五购物节第二阶段的核心活动,也是老字号品牌的首次游园活动。豫园一日游路线设计、不间断的优惠折扣、“豫园六点半”夜经济活动……各种各样的“新玩法”华丽登场!那些我们记忆中的老字号,将在这里书写下一段新的故事。
你见过中式糕点和西式咖啡的组合吗?今天,就让我们来说说百年老字号“乔家栅”的“新故事”。
穿过上海百年的歌舞笙箫,眼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却总有一份滋味,将如烟的往事诉说——乔家栅,一座城市的记忆,仍在鲜活地书写自己的故事。
——“你问乔家栅是啥时候的牌子?那有的说了,比你奶奶还要大嘞!”
乔家栅,创立于1909年,最初是在上海老城厢的乔家栅路沿街挑担叫买的小吃摊。在苦心经营多年后,在乔家栅这条路上开设了一家汤团店,取名“永茂昌”。
——“今天元宵,老头子你去乔家栅买点豆沙回来,晚上包汤圆吃。”
永茂昌的汤团很有特色,糯米用青浦朱家角的,豆沙是崇明大红袍赤豆,还加了在浦东专门包了几亩地种的玫瑰。店面虽小,生意却十分兴隆。
——“刚路过乔家栅,买了点条头糕,吃伐?”
1937年,店铺搬往法租界内陕西南路淮海中路口,后迁址到襄阳南路336号并更名为“乔家栅食府”。2001年,上海乔家栅饮食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你问我啥时候知道乔家栅的?不晓得嘞。喏,八宝饭,你爱吃的,从小吃到大。像条头糕、双酿团这种,平时买来当零嘴,也吃到现在。在我们印象里,乔家栅是一直都有的。”
乔家栅,吃的不只是味道,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情怀。上海的脚步不曾停歇,但乔家栅那一份不变的味道,却让上海百年的历史泛起了一丝甜味。
上海人要是提到乔家栅,往往都会想起襄阳南路上的乔家栅,顿时,就唤起无数关于美食的记忆。八宝饭、松糕、条头糕、双酿团、青团、寿桃礼盒……全是经久不衰的“老味道”。然而对于乔家栅来说,精益求精的路没有止境。特制的糯米三丁烧卖、口味新奇的花生青团……“老味道”也有“新故事”。
还记得记忆中的定胜糕吗?松软的口感,颇讨彩头的名字,使这种传统的小吃至今为广大食客所喜爱。当传统和时尚相遇,新的生命力就从中诞生。更加精细的粳米粉,带来更细腻的口感;用抹茶、玫瑰上色,带来时尚的春色;手工制成的豆沙甜而不腻,带来满口的幸福感。传统上的改良,就是一种精益求精。
端午将近,粽子作为主角必须拥有姓名。在各式的新品种下,对质量的朴实追求更显可贵。产地直送的上等糯米,新鲜的粽叶、80g上等松林猪肉、两颗完整的咸蛋黄——乔家栅新推出的双蛋黄巨肉粽一只就有300g,带来全新的满足感!上等红小豆,再加入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再夹上一块生猪油,符合上海人口味的猪油夹沙粽晶亮甜美,油润清香,赋予味蕾极致的享受。认真做好一样普遍的食物,也是一种精益求精。
乔家栅第三代非遗传承人袁金娣回忆起曾经的点心学徒生涯——四点早起、午夜归家、夏日蒸锅的高温、冬日寒冷的温度……在种种磨难的历练下,才造就了她“乔家栅糕点制作技艺的领衔人物”的身份,即使是现在,她仍义无反顾奔波于一线工作。“包子要28褶,金鱼口”、“烧卖要荷叶边,金钱底”……“会做”和“做好”之间,相差的就是坚持不懈的态度。
心系一处,无事不成。舌尖上的感动源于味,更源于精益求精的可贵坚持。
2019年6月,乔家栅体验中心在百年老建筑淮海大楼揭开面纱。这是一家集品牌展示、手工制作、美食品尝、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消费体验新空间。想要寻找惊喜?周末的大咖文化讲坛以及集市活动等每一个人来探访。想要寻找创意?一系列手工糕点制作课程在这里静候每个人的到来。DIY的乐趣,关于饮食的知识……这是一种独属于生活的趣味。
而对于乔家栅来说,探索传统中式糕点在新时代之下的边界也是一种充满了挑战的“趣味”。“乔咖啡”,一个将中式糕点与西式咖啡融合的全新尝试,不只是咖啡和糕点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更加深入的融合。咖啡配包子?咖啡配传统点心?出乎意料的创意搭配,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惊喜。潮流更替中,乔家栅裹挟着传统的魅力,向年轻的一代敞开怀抱。
乔家栅说:“我们希望将非遗制作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小朋友,喜欢上乔家栅的味道。我们想要培养大家对中式手工制作点心的匠心领悟,传承延续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内涵。”
品质源于传承,生命发于创新。冲泡一杯“乔咖啡”,搭配一份“乔糕点”,约上三五友人,一起品味你我之间的“新故事”。待到多年后,当我们回顾曾经,也会说一句:“在我们印象里,乔家栅是一直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