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黄浦区以“建筑可阅读”为抓手,结合“四史”教育,集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黄浦区内有不少老剧院,在经过修缮后重新焕发了新生,遗产日期间“老剧院新魅影”线上导览将带领观众漫游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首唱地黄浦剧场、京剧名家梅兰芳和梅葆玖父子首次同台的中国大戏院、美名“远东第一俱乐部”的上海大世界(现大世界游乐场)、喜剧大师卓别林称赞过的共舞台、中国第一座现代音乐厅南京大戏院(现上海音乐厅),在老剧场里探索上海演艺大世界的百年魅影。
以上内容可于6月13日在“阅读黄浦”抖音官方账号找到直播入口。直播时段之后可在“阅读黄浦”微信小程序回看。
黄浦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红色文化的聚集地、也是长三角地区红色文化的辐射中心,肩负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责任。随着“四史”教育的开展和建党100周年在即,“阅读黄浦”为革命遗址红色之旅策划了一系列专题走读线路。
线路一——点燃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宿舍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八路军驻沪办事处旧址——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会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中央上海执行部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中共“六大”以后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线路二——感悟知识的力量:《新少年报》社旧址——《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大同幼稚园旧址——中华职业教育社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科学社暨明复图书馆旧址
线路三——领略名人的风采:沙千里旧居——杨杏佛旧居——孙中山上海行馆——上海中山故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旧址——韬奋故居——庆贺鲁迅50寿诞集会处旧址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文物建筑已逐步向公众开放,但部分用于银行、教堂、宾馆或民居等用途的建筑开放条件受限,让观众留下不少遗憾。鉴于此,“阅读黄浦”微信小程序开发之初,即希望通过VR全景影像为观者营造宛如身临其境的参观体验。历经一年时间打造,继去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小程序首发之后,今年遗产日将发布包括外滩建筑群、新晋国保单位上海科学会堂、圣三一基督教堂等在内的近四十处文保单位的室内外全景,而且还将上新百科板块,增加文物建筑的科普知识传播。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推翻了封建军阀的统治,建立了民众直接选举的上海市民政府,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三山会馆、火警钟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发布命令地点、江南制造总局旧址等革命遗址是这次起义的历史见证。结合“四史”教育,遗产日期间,“阅读黄浦”小程序中还将推出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为主题的视频导览,吸引更多公众走进黄浦区的红色文化遗址,了解遗址背后的故事。
黄浦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近900处,其中既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走向缔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的红色文化建筑,例如中共一大会址、中山故居、团中央机关旧址等;也有体现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兼容并蓄、焕发新生的海派文化建筑,例如海关大楼、圣三一基督教堂、国际饭店等;更有蕴藏乡愁的江南文化建筑,例如豫园、城隍庙、大境道观等。
为了呈现这些建筑风格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本次图片展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个板块,精选摄影作品93组,以三维空间虚拟展厅结合微信小程序展示的方式呈现,观众可通过“黄浦文博”微信公众号、或“云观展”微信小程序找到该展览。
《追寻——黄浦区红色遗迹巡礼情景诗剧》自2017年首演以来,观众反响热烈,四年来多次加演,今年遗产日,该剧将首次以视频形式在文化云平台发布。让更多观众看到《新青年》传播的火种、中共一大会址不朽的灯光、渔阳里的热血青年、以及黄浦剧场里的《义勇军进行曲》。
商船会馆是上海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商船业主同业会馆。 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为敦乡谊、相同帮”而成立。乾隆、嘉庆年间扩建,光绪八年(1882)重修。同治初年,曾作为在南市筹办江南制造局(今江南造船厂)办事处。该建筑群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现存主要建筑有砖雕门楼、大殿、戏台和清乾隆石碑,建筑占地面积793平方米,分布面积2341平方米。门楼高5米、阔16米,由清水方砖砌筑,雕有“商船会馆”字样。大殿歇山顶,雕梁画栋,南墙上嵌有清代石碑一块。殿前为戏台,上有八角形漆画藻井。1987年11月1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商船会馆实施修缮,此前,光戏台和大殿的修缮设计方案就耗费了近一年半时间、超过10次方案论证、专家评审。整个修缮中不仅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形制,并大量采用传统工艺。仅800平方米的修缮面积,就动用了近60名传统工艺技师,单雕花一个环节,就要经过拓印、描线、粗加工、细加工、上油漆等几道工序,力求原汁原味保留会馆的历史底蕴与记忆。2020年遗产日当天,会馆将在修缮后首次面向预约公众免费开放。
2019年,黄浦区内三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科学会堂就是其中之一。科学会堂1号楼是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二层花园洋房,一楼陈毅元帅提名“科学会堂”,二楼留存当前上海最大的彩绘玻璃。2020年遗产日当天,会堂将首次面向预约公众免费开放。
由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与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举办的“华夏讲堂”讲座品牌已于6月11日推出第一讲《文化遗产与乡里、乡邻、乡情》。
由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苏秉公主讲,通过对乡土、乡里和乡情的理解、剖析,以及在推进上海城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风貌保护方面的实践体会,深刻传达“文化是人们内心的体验,只有带着深厚的情感才能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一理念,同时通过实际运作的文化项目,深度分享主讲人与其团队在上海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弘扬、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
2019年,《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推出后颇受游客欢迎。2020年,地图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版式更新,尺寸变小、折叠更方便,投放区内数家旅游信息中心,便于市民游客就近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