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6日)是豫园老字号——春风松月楼在静安区久光百货步行街首家分店开门营业的日子。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大早就有不少顾客赶到春风松月楼门口的外卖窗口购买招牌净素菜包等点心。
此次新店开业,也是诞生于1910年的老字号春风松月楼首次“出圈”来到静安区,走出“扎根”豫园商圈110年以来的首家分店。在后疫情时间,老字号踏出了创新探索的新步伐,旨在将百年本帮净素经典服务更多上海市民。
“今天试营业第一天,过来买点素菜包尝尝。”家住老西门的顾客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儿时就是松月楼的“粉丝”,每当逢年过节才有机会一尝招牌净素菜包。素菜包里菜油和麻油融合而成的独特香气使她久久难忘。“没想到久光也开了一家,我从公司走过来只要5分钟,太方便了。”能那么方便吃到儿时记忆里的美食,令王小姐喜笑颜开。
净素菜包一直是春风松月楼的招牌之一。去过豫园的应该都见过旧校场路门口排队买净素菜包的“风景”。如今,随着春风松月楼久光百货步行街分店的开业,这一幕被复刻到了静安区。
据记者了解,从早上十点开门截止到下午三点,短短五个多小时已经卖掉了5000多只招牌净素菜包。“他们(顾客)太热情了,蒸都来不及蒸。”一位工作人员说道。
蜜炼槐花柳叶包、鲜爽辣子小酥肉、飘香臭豆腐拌面……这些名字听上去让人弹眼落睛的品种都只在春风松月楼新店有售。
“久光百货周围有好几座写字楼,还有酒店、商场、展览中心等,所以工作日上班族的就餐需求会很大,他们工作节奏也很快,而且对产品的品质还有一定要求。”春风松月楼新店店长许姜说道。
据介绍,在筹备新店之初,春风松月楼方面对周边消费市场进行了广泛调研,后厨研发团队根据调研结果对新店产品进行了快速调整。“上班族的节奏会很快,我们取消了制作过程相对耗时的热菜,改以面点、冷菜、小吃、自制饮品为主。”许姜解释道。
品种上,春风松月楼新店产品数量总计超过40款。记者注意到,除了面点外,冷菜也是新店一大特色。“天热吃点冷菜比较清爽,既可以当佐餐小菜又可以做面浇头,丰富了吃素人士的选择。”许姜告诉记者。
在丰富品种的同时,保持住品质和特色也很关键。为此,新店将豫园总店里最受欢迎的一批招牌产品,如:净素菜包、手工传统香素鸭、味淋珍品素鲍鱼、金牌香菇面筋面,以及特色素蟹粉包子、松月素蟹粉拌面、香素蟹粉馅春卷等“蟹粉系列”也悉数带到了这家新店,且无论是食材、用料还是制作工艺都与总店保持一致,“确保老味道不变,且最快只要10分钟左右就能出餐,大大节约了顾客的等待时间。”许姜表示。
记者走进春风松月楼新店,感觉相比在去年5月完成翻修的春风松月楼豫园总店,整体装修风格更为年轻化。由内到外再次焕新升级,把青长砖、黄铜、原木等在上海传统建筑中大量运用的经典元素进行重构,还颇有几分受时下年轻群体喜爱的文艺范儿。
同时,为了纪念丰子恺先生与豫园总店的一“面”之缘,店内特意还原了一套古色古香的桌椅,为这家新店注入了一抹文化韵味。
结合新店更为年轻化的环境,春风松月楼新店还打破了传统餐饮业的服务模式,把人工点单、人工送餐、人工回收餐盘改为自助点餐、自助取餐、自助回收餐盘,如此一来既环保又节省人力。餐盘回收处,他们还计划放置一些免费的老城隍庙梨膏薄荷糖供客人自取。“这么做也是为了鼓励大家自助回收餐盘,节省人力。”许姜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新店产品在价格上基本与总店保持一致,有个别单品还更便宜了。比如红糖一品香馒头,一盒6个装的红糖馒头只要20元,价格相当亲民;素面里价格最高的松月素蟹粉拌面售价为36元一碗,但实际上制作一碗素蟹粉所消耗的时间远超3小时;面档其余产品的价格也基本在8元至32元之间,9.9元一碗的拌面,面条吃完后还可以免费续。
在豫园商圈“扎根”百年的老字号为何首度出“圈”来到静安区?豫园文化餐饮集团执行总裁金国超表示,老字号连锁化是发展趋势之一,老字号的新店选址也有很多因素的考虑,其中一项就是商圈的“气质”与品牌之间的匹配度。
他认为,吃素的人群相对小众,但是规模日趋增长,所以选准位置找准目标客群对老字号连锁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作为老字号的春风松月楼也希望借助新店开业,打造新的业务模式,为连锁化提速。“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顾客能认识老字号,感受老字号背后的文化,体验老字号的美食。”
下一步,春风松月楼、松鹤楼面馆、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德兴菜馆等一众老字号品牌也将继续探索老字号连锁化新模式,持续为广大市民及家庭提供老字号品质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