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段路的“舒畅”,泗泾镇各部门动了不少脑筋,可以说是“多管齐下”。他们从路、灯、桥各方面切入,有效提高早高峰鼓浪路道路通行效率,缓解路面交通拥堵。其中,初试“绿波”通行模式,为鼓浪路早高峰交通“舒筋活血”。
上月中旬,赵非泾路开启了道路渠化的地面标识改造。针对赵非泾路转鼓浪路的实际交通情况,工作人员划设了右转专用道,缓解该路段交通拥堵的问题。
从本月中旬起,赵非泾路、鼓浪路和江川路路口实现交通信号灯绿波同步。
所谓“绿波带”建设,是指对交通信号进行“绿波”控制,是智能信号系统的一项实用性功能,被称作“绿波带”。
它所使用的智能信号灯系统,会根据通行路段的车流量、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交通数据,调整红绿灯间隔时间,分路段、分时段合理分配信号周期,车辆从第一个路口出发,以相对固定的车速行驶,到达各个路口时信号都是绿灯,可不停车通过多个路口,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能。
在早上7:00-9:00的高峰时段,延长西向东信号灯通行时间,实现信号灯控制器同步。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鼓浪路、赵非泾路口自东向西方向还是红灯,而自西向东方向已经变成绿灯通行状态。
同时,加强高峰时段交警的现场指挥,让交通出行更为通畅。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非机动车和行人还是习惯性地根据对向车辆启动就擅自过马路了,管理部门呼吁大家要看清人行横道信号灯通行,切莫闯红灯。
学生上学期间的早高峰,泗泾小学门口实行自北向南的单向通行时间来分流通往鼓浪路的车流量。
而泗泾小学的全体师生、家长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缓解早高峰交通拥堵的队伍中去。
在校门口,工作人员还设置学生下车区域,老师引导、协助学生快速下车,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校门口的“黄金步道”,不仅仅是为了疫情防控或者锻炼学生独立性,同时也是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的畅行通道。
记者发现,泗泾小学门前已经不再出现停满车辆、寸步难行的景象。
鼓浪路、赵非泾路口的拥堵问题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作为同步绿波的江川路路口情况怎样呢?
在江川路口,这里拥堵的情况依然存在。由于赵非泾路早高峰实行了单向通行,很多车辆从人民路转弯到了江川路。
随着交通法规的普及,机动车驾驶员在礼让行人这点上越做越好,即便是早高峰时段,转弯车辆也不忘停下来礼让过马路的行人,使得车辆通行速度减慢。
管理部门呼吁,机动车、非机动车应当继续保持规范驾驶习惯,而行人在穿行横道线时应注意,左右观察、快速通行。
此外,泗泾镇也积极从路面改造的角度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即将动工的大寨河便桥改造,计划在老桥两侧设置临时便桥,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把原来桥上双向一车道,变成双向二车道,从而缓解车辆在过桥时产生拥堵的压力,项目预计7月开工,8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