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倒计时3天!名师教你做好3件事,作文再升一等!附3道独家模拟题


作者:钟雨人
编辑:张骞
时间:2020-06-24 16:17:50
2020年上海中考在即,眼下考生们的复习到了最后关头。

作为中考第一大题的语文作文,最后三天如何复习?

如何才能争取让评卷者给你的文章定一个比较高的等级?

有何具体写作建议?

上海升学今天特别邀请上海中考语文研究专家钟雨人老师为大家做考前作文复习点拨,教大家如何利用好最后的冲刺时间用心打磨“A类”文!建议各位考生用心阅读!

把自己唱给你听

文/钟雨人
人说岁月常如歌,我言往日总似昨。最是重要作文处,考前冲刺听闲说。

临近中考,许多人开始习惯性紧张起来。借用歌名来表达一下不同人群的情绪状态,大概可以是:

老师的爱怜期许——《只对你有感觉》

家长的躁动不安——《牵挂你的人是我》

考生的灵魂呼唤——《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还有命题者的经典老歌——《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不管哪一首,都是爱意的真诚表达。作为默默关注中考的“旁观者”,自然不能再“爱你在心口难开”,现在应该“爱你就要说出来”。

最后阶段的准备,还是要做好三个专“一”吧。

01专心唱好一首“歌”

有一首歌很好听,歌名叫《我把我唱给你听》,歌词也很有意义,其中就有:“我们应该有快乐的幸福的晴朗的时光。我把我唱给你听,用我炙热的感情感动你好吗?岁月是值得怀念的留恋的害羞的红色脸庞……”它们正好可以诠释中考作文的写作要点:

“我”:是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为内视角,体现中考“我手写我心”的基本要求。人物“我”叙述自己的事情,具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可以自然袒露内心深处的情感,便于表达自我、抒发自我。
“把我”: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用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这里可以当做写作的对象,指“唱”的内容,是“唱我自己的故事给你听”,是“快乐的幸福的晴朗的时光”和“值得怀念的留恋的害羞的”岁月,叙写的是真实的事情,抒发的是真挚的感情。

“唱”:本义为“依照乐律发出声音”,这里是指表达的形式及预期的效果。“唱”的形式是动情的,唱词应该是凝练的,这既要求文章是要有韵律的,对语言表达提出一定要求,更对“真情、浓情、激情”有更高要求,要倾注“炙热的感情”,其目的就在于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打动“听者”。

“你”: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这里特指阅卷者。写文章不仅要表达自己,感动自己,更关键要能打动阅卷老师。他们在阅卷时当然要按照评分标准赋分,但老师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且是连续几天处于高强度作业状态下,遇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用我炙热的感情感动你”,自然会毫不吝啬给予高分的哦。

一句话,写中考作文要像唱歌一样动人,全情投入,深情表达。 
02倾心聚焦一件“事“
中考作文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写人记事类的记叙文,是以叙事为基础的。无论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还是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都必须先记叙好事件。

记叙好一件事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完整,说的是记叙事件要素“起因、经过、结果”要齐备;二是曲折,要求叙事不能平铺直叙,要精心设计情节,恰当运用记叙顺序(倒叙、插叙)和写作手法(铺垫法、抑扬法、悬念法、对比法等),形成波折,最好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是生动,指的是灵活运用句式、修辞、标点符号和进行细致的描写,增强语言表现力,使人物鲜活,叙事灵动。通过多件事表现人物的,则要注意详略的处理,也要着力叙述好其中的“主事件”。这是聚焦一件事的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则是具体的“聚焦”了。

中考作文命题力求“人人有话可说”,以利于考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抒发最真实的感情。而今年遇到了一个特殊事件:抗疫

这是考生人人亲身经历过的大事件。无论是在家抗疫,还是在防疫中复学(线上线下)迎考,每位考生都最是有话可说。

各区二模考一半以上的题目与此有关,是可以写抗疫题材的。(具体见下表)

序号
区名
文题
1
金山
那段宅家的日子
2
静安
这段记忆有点沉
3
青浦
这,并不平凡
4
崇明
我们在一起
5
虹口
       的一天
6
宝山
献上一束花给她(他)
7
长宁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8
黄浦
等待
9
徐汇
幸福在哪里
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积累、感情积累角度,还是从思想积累、思维积累角度,无论从素材准备方面,还是例文选备方面,写作都可以聚焦抗疫生活这一件“事”,写出自己的独特观察和发现,表达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抒写自己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而这些知识、感情、思想和思维,必须是独特的、新颖的,是“人无我有”的,是“人有我优”的,是“人有我精”的。这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也是可以预先准备的。既然抗疫生活无可规避,那就直面,以不变应万变,可能恰恰是最好的应对之策吧。
需要注意的是,中考作文命题遵循公平性的原则,要规避考生熟悉的作文题,因此具有陌生化的特点,也就是考生一见到中考题可能会有陌生的感觉。这时不要慌,要定下心神,仔细审题,然后就一定会领会命题者的良苦用心的。它是一种“熟悉的陌生”,选材的范围是很宽广的。
就像第六届“新闻晨报杯”上海市中小学生实践征文活动(初中组)2号题“最需要我的时候”和3号题“从此,我有了新视角”,表面看与抗疫生活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然而你定睛一瞧,还是很可以写的。
前者的“我”可以是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可以是社区防疫的志愿者,还可以是化身口罩的抗疫见证者,他们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
后者的“此”就可以定位为抗疫,可以写逆行者的感人事迹,可以写身边人的默默奉献,也可以写自己抗疫生活的深刻领悟,从而使“我”获得了看待事物的崭新视角,认识得以提高,思想得以提升,情感得以提纯。

要坚信,中考题一定是平时训练题的“变形”,转一个小弯就可以变换成自己最熟悉的文题,就可以运用自己最拿手的套路。当然,这要以一定的思维水平为前提的,否则,就不易实现这种转化。

可以准备好有关抗疫生活的题材或佳作,对照一模、二模各区作文题进行审题、构思训练,相信你很快就会找到感觉的。别等,请《动起来》吧!

03全心突出一个“点”
立意是考场写作面对的最大的变数,是最后阶段最需要也是最值得突破的一个“点”。

中考A类卷“中心与材料”(25分)这一项的评分标准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选材恰当,有新意,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审清题意,做到“切合”(十分符合)是第一步;根据题意,确立文章中心思想是第二步。之后的选材、组材等都是围绕“突出中心”这个“点”展开,它贯穿于整篇文章之中,是文章内容的核心。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积极、深刻,作品价值就高,社会意义就大,这也是中考作文倡导表达积极情感的重要原因。
立意的高远、深刻、新颖,当然是写作者的不懈追求,但如何突出文章中心则是中考写作的现实需要。
那么,如何让文章中心得以突出呢?

一是明确线索。可以选取一个物品或以感情变化为展现立意的线索,凸显文章中心。

二是围绕中心选材组材。确定中心之后,要对写作素材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组织,确定人物主次,围绕中心确定详写和略写,最后通过恰当的方式点明中心。

三是借助一定的写作技法。例如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中心,提升立意;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画龙点睛地揭示中心;在开头、结尾段,运用凝练的中心句点明中心等。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借助抒情和议论的句子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用内涵蕴藉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揭示中心,无疑会为文章增色不少的。

成功,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大脑;高分,总会眷顾善思考的考生。
作文总是需要准备的,更需要有目的的精心准备!平时的千锤百炼,就为了战时一剑。你就是一位随时待命的战士,要有顶得上、过得硬、打得胜的必胜信念,全力打赢中考作文攻坚战。你要坚信:总有一款适合我!
最后,给你“悄悄地提醒”:中考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关键词是“成长”和“发现”,就是发现心智的成长,感悟生活的美好。

总之,要唱好自己的情歌,感动自己,更打动他人,让他们愿意听,喜欢听……

我的真情告白——《明明白白我的心》,你接收到了吗? 

实战演练

最后,钟雨人老师还出了三道中考作文模拟题,一起实战演练一下吧: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