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昆山园 | 二陆草堂 | 二陆苦读十年雕塑
■ 小昆山园 | 正门
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月,东吴大将陆逊大破荆州关羽有功,被封为华亭侯。松江,有了最初的名字——华亭,陆家也成了华亭第一家豪门望族。陆家的子孙们一直生活在华亭,陆逊的次子陆抗,秉承父业,曾获封“加镇军大将军”,战绩卓然,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而陆抗的儿子们继承了陆逊、陆抗的英勇和才智,个个忠君爱国、才勇双全。
■ 江东陆氏族谱世系(示意图)
那时,顾、陆、朱、张四家是撑起东吴的四大支柱,陆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东吴末年,陆家在朝为官者,竟达到二相、五侯、十将的场面,连当时的皇帝孙皓都赞叹有加。
二陆小百科:顾、陆、朱、张四家代表人物为顾雍、陆逊、朱桓、张温,皆为吴国名将。
■ 二陆草堂 | 木制浮雕陆机像
274年,大将军陆抗病逝,他的五个儿子分别统领其旧部,抗击晋军。280年 ,晋军大举南下,陆抗的长子陆晏、次子陆景力战而死,剩下三子陆机、四子陆云、五子陆耽幸免遇难。从此,陆机、陆云带着幼小的弟弟陆耽回到老家吴中华亭,在小昆山闭门读书,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蛰伏期。
■ 二陆草堂 | 木制浮雕陆云像
二陆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所作诗词歌赋、书画作品流传于世,声名远播。
■ 二陆草堂 | 自然景致
当时西晋诗坛以太康诗风为主流,而代表人物之一就是陆机。太康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达佳丽,被誉为“太康之英”。
■ 二陆草堂 | 太康之英匾额
陆机作文音律谐美,讲求对偶,典故很多,开创了骈文的先河,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尤其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 二陆草堂 | 陆机《拟行行重行行诗》(残件复原图)
同时陆机还擅长书法,其章草作品《平复帖》是中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书真迹,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同是华亭人的明朝书画家董其昌曾赞叹《平复帖》:“右军以前,元常之后,唯存数行,为希代宝”。陆机小百科:据《晋书·陆机传》记载,陆机所作诗、赋、文章,共300多篇,今存诗107首,文127篇(包括残篇)。现有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金涛声校点的《陆机集》,今人刘运好有《陆士衡文集校注》。
■ 二陆草堂 | 陆机《平复帖》(展示图)
二陆文才,各有长短,刘勰曾评论说:“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文心雕龙》)。
意思是,陆机文采更高,喜好辞藻华丽、繁复,陆云比起哥哥陆机,才华虽不及,但语言要清雅省净。陆云所作诗颇重藻饰,以短篇见长。行文方式清省自然,旨意深雅,语言清新,感情真挚。
■ 二陆草堂 | 陆机《谢平原內史表》(左书法、右国画)
陆云小百科:《与兄平原书》为陆云写给陆机的书信。陆机曾任平原内使,固信中陆云以官职称呼陆机。
今存赋六篇,本人最得意的是《岁暮赋》,其中既有岁月之叹,又有人生感慨,写出乱世、岁暮、游子乡思等复杂心态,可视为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风格上既重辞采,又好模拟,与哥哥陆机风格相近。
■ 二陆草堂 | 陆机、陆云生平简介
陆云小百科:陆云存诗并不少,有130多首,其中四言占绝大部分。现有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黄葵校点的《陆云集》。
十年的蛰伏期一过,二人出山入世,陆云即以清正廉洁、慧眼如炬的为官之道享誉民间。
■ 二陆草堂 | “华亭生玉”故事木刻
出生于名门望族、将相之家,有着天赋的骄傲和胆魄,又有着后天的沉淀和精进。他们的作品中,如《思亲赋》、《述先赋》 、《祖德赋》 等,皆通过文章表达了自己恢复荣耀、复兴家族的志向。
■ 二陆草堂 | 陆机 《怀土赋》石刻
终于,太康九年( 289 )晋武帝司马炎下诏,广纳贤士,不限门第。290年,陆氏兄弟怀着满腔热血来到首都洛阳,准备大显身手。初入洛阳时,二人志气高昂,自认为是江南名族,不重视中原人士,只拜访当时的名士、太常张华。张华文学素养很高,十分喜欢陆机、陆云这两个晚辈,答应亲自推荐他们入仕。
■ 二陆草堂 | 二陆拜会张华雕像
在会见时,陆云在太常张华家遇见名士荀(xún)隐(字鸣鹤),张华要求他俩交谈 “ 勿作常语 ” (不要用平常的对话方式对话)。
于是陆云自我介绍:“ 云间陆士龙 ”,荀隐回答:“ 日下荀鹤鸣 ”。他俩的对话成为当时的文坛佳话, “ 云间 ” 从此成为华亭的别名。
■ 二陆拜会张华 | 画像
当时张华认为“伐吴之役,利获二俊”:打下吴国最大的获益莫过于得到了才华横溢又出身望族的“云间二陆”。并把他们推荐给官员、贵族,使得二陆名气大振。有了太常张华的亲自推荐,陆机顺利成为太子洗马,陆云出任浚仪县令。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与一国储君直接接触。
■ 二陆草堂| (陆机)平原厅
南朝祖冲之《述异记》记载,陆机养了一只狗,叫“黄耳”。陆机在洛阳当官后,好久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担心家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天,陆机开玩笑地对黄耳说:“你能带书信跑回家乡取消息回来吗?”黄耳很开心的摇摇尾巴。黄耳经过专门给马车通行的道路,日夜不停息地赶路,将信送回了华亭。
■ 二陆草堂 | 陆机与黄耳雕像
家人看到陆机的信,又回信给陆机。黄耳立即上路,一路翻山越岭,直奔洛阳。
华亭和洛阳之间相隔几千里远,人走路来回需五十天,而黄耳只用了二十多天。故事的真伪无处查考,但陆机确实喜欢黄耳,后来黄耳逝去,陆机还在家乡专门埋葬了它,取碑文名为“黄耳冢”。
■ 二陆草堂 | 陆机与爱犬黄耳画像
而陆云的传说,最著名的是“笑症”和神机妙算的断案。《晋书.陆云传》和《说郛》卷六八引《释常谈》都提到陆云有“笑症”,时常控制不住的大笑。据说论在第一次见到太常张华时就哈哈大笑,不能控制自己。原来,张华爱打扮,将长胡子装进布袋里,然后又用绳子扎紧布袋防止脱落,这幅模样令陆云感到滑稽。甚至陆云在身着丧服乘船时,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也会哈哈大笑至跌落水中而不能自制。陆云的病症甚至引申出一个词语“陆云癖”,后世用以形容爱笑的行为。
■ 陆云画像
还有一则传说,说陆云当县令时,县里发生一桩命案,一个男人被杀死了,但找不到凶手。陆云便把那个男人的老婆抓进监狱,一句话也不审问。过了十多天,陆云又将那个女子放了,同时派人跟着监视。陆云对监视的人说:“不出十里,一定会有个男子与那女子说话,你将那男子抓来。”果然,陆云所料不差,女子走出不远,就有男子上前搭话。原来这个男子是那名女子的情夫,他们合谋一起杀了女子的丈夫。
■ 二陆草堂 | 陆云断案木雕图
在当时,如此神机妙算的断案受到了百姓的一致钦佩和拥戴。在当时,一个凡人被百姓爱戴而塑像与灶神等神佛共享祭祀,是何等荣耀,可说流芳千古了。
■ 二陆草堂 | 陆云画像配食县社木雕图
下一期,我们讲讲二陆在仕途道路上,如何苦心钻营,最终还是落得个“鹤唳华亭”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