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丨云间二陆:从玉出昆冈到华亭鹤唳(下篇)


作者:美丽小昆山
编辑:丁夏
时间:2020-06-29 10:50:53

上篇我们讲到,云间二陆才华卓绝,志向高远,拜访当朝太常张华走入了仕途。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云间二陆在仕途上的起起落落。

■ 二陆草堂 | 《文赋》陆机 影印本

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在二陆的带动下,江东名士看到了出头的机会,纷纷北上洛阳,联络陆氏兄弟。
而陆机陆云二人由于出身江东名门,也自己觉得有提携东吴子弟的责任。
久而久之在他二人周围就形成了一个江东圈子。
他们满怀信心,希望能与新的王朝共同进退。

■ 小昆山园 | 凌云 石刻

可惜,他们太一厢情愿、太不了解北方的政局。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文人饱受政治打击,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无不受到当政者的压制,使他们不得不与当政者妥协,放弃政治思想与诉求,平时只谈谈宇宙与人生,言与意的关系等虚无缥缈的高大上话题。
可以说北方文人已是在夹缝中生存。

■ 小昆山园 | 二陆十年苦读 石刻

而陆机陆云所说的治国之道,北方文人们根本不关心。
所以陆氏兄弟开放、自由的南方思维根本就融入不了北方政坛。
这时,许多南方士人来很快就察觉到了政治气氛不对,返回了家乡。
只有陆机依然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名望,自负地要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没有南返。

■ 小昆山园 | 二陆读书台

陆氏兄弟不但没有南返,还不知收敛,锋芒毕露,与当朝权贵卢志、王济等人发生言语口角,使他们的局面更为不利。
这时,陆氏兄弟着急了, 变得急功近利起来。
他们觉得要迅速改变自己地位就必须依附于权贵。
于是投靠了西晋开国元勋贾充的外孙贾谧。

■ 二陆草堂 | 正门

当时贾谧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往自己脸上贴金,招揽了许多文人,如石崇、潘安、左思、欧阳健等与陆机陆云等,合称"金谷二十四友”, 名动一时。
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大展宏图时,"八王之乱” 爆发了。

小百科: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 小昆山园 | 华亭

此时,陆氏兄弟尝到了投靠权贵的甜头。
先投靠了赵王司马伦,被司马伦尊为相国参军。
司马伦兵败被杀后,又被成都王司马颖救了,二人对司马颖感恩戴德,宣誓效忠。
凭借过人的才华,陆机很快被任命为大将军参军暨平原内史。
但是,司马颖的内部权力结构很复杂,陆氏兄弟锋芒毕露,不知收敛,言行之间得罪不少同僚而不自知。
■ 二陆草堂 | 门
西晋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颖欲讨伐长沙王司马乂。
被任命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的陆机,既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机遇,也将人生之路走到了头。
■ 小昆山园 | 匾
在权利斗争复杂、将领们各自心怀鬼胎的队伍中,陆机一介南方文人如何统领得了二十万北方将士?
战斗刚一开始,手下将领孟超就不听指挥、贪功冒进,导致全军覆没。
战斗结束后,各级将领又纷纷落井下石,将所有罪责推给陆机。

■ 小昆山园丨华亭

同年,河北邺城,成都王司马颖大开杀戒,以陆机陆云、陆耽为首的江东陆氏被满门抄斩。
曾经叱咤风云的江东陆氏惨遭灭门。

■ 小昆山园 | 景

临刑前,陆机对陆云说: "欲闻华亭鹤唳 ,可复得乎?”
表达出对家乡的深深怀恋和追忆,也暗含了一种仕途艰险、抽身恨晚的情感在其中。
自此,“华亭鹤唳”成为一个成语,李白在其著名组诗《行路难》里还曾用过这个典故,用以表明对身在仕途应当如何取舍的态度。
■ 小昆山园 | 景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杂曲歌辞·行路难(其三) 李白

■ 小昆山园 | 华亭

云间二陆早已远去,但他们留下的传说仍在传唱。
他们文学作品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任由后人为他们著说立传。
陆氏几世祖,葬此生令名
犹如产美璞,遂尔传嘉声
寒岩蓄奇秀,源水日东倾
何言千载间,二子不更生
《昆山》(何惠明《九峰志》)
回顾上篇请点击下方链接:
云间二陆 | 从玉出昆冈到华亭鹤唳(上篇) 
来源:美丽小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