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城镇划入临港自贸区新片区。
现在小编带你一起
眺望临港新片区2035!
一、构建“主城区 - 功能组团 - 城乡社区”城乡体系
将位于区域发展、且发展基础较好的奉城镇镇区、海湾镇镇区,培育为功能组团,规划以高端智能制造、轻质精密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优化空间布局,集聚人口,培育综合性城市功能,带动西部腹地发展。
奉城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公共设施能级,改善空间环境品质,建设奉城地区中心,辐射西北部腹地。强化历史风貌保护,打造老城厢水乡古镇名片。
海湾组团:重点发展前沿生物医药研发、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临海资源禀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结合生物医药产业优势,培育医疗康养功能,促进文化旅游、科技研发和先进制造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公共设施能级,建设海湾地区中心。
城镇社区 :主要包括金汇社区、大团社区、四团社区、青村社区、泰日社区、头桥社区、钱桥社区、燎原社区、五四社区,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对乡村地区的统筹作用,积极推进农民进城镇社区集中居住;促进镇区紧凑发展,形成组团化的城镇空间格局;根据自身特色,促进特色发展。
二、完善“中央活动区 - 地区中心 - 社区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结合城乡体系与交通枢纽布局,在主城区 101 社区、顶尖科学家社区,奉城、海湾两大综合功能组团,以及金汇地区设置地区中心,完善地区中心的本地服务功能,承载新片区部分核心功能。
奉城地区中心:引入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以休闲体验、智慧健康、特色教育功能为特色的地区中心。
海湾地区中心:重点完善地区级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以高端医疗康养、滨海旅游休闲功能为特色的地区中心。
金汇地区中心:落实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和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服务新片区西北部地区的生活服务型地区中心。
促进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将生活圈作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保障市民享有便捷舒适的公共服务,营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三、打造“一带三核、三廊九片”的空间结构
“一带”:即沿海发展集聚带,依托沿海交通走廊,串联滴水湖核心片区、各产业片区以及生活片区。
“三核”:即一主两辅,一主为主城区功能核心,强化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新型贸易、跨境金融、总部经济、航运服务等功能;两辅为海湾、奉城功能核心,强化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
“三廊”:即大治河生态走廊、浦奉生态走廊、S3- 浦南运河 - 大芦线(团芦港)- 白龙港生态走廊 3 条主要生态走廊。
“九片”:以生态走廊划分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的 9 个片区,包括滴水湖核心片区、综合产业片区、先进智造片区、新兴产业片区 4 个主城片区以及奉城宜居片区、海湾特色功能片区、绿野乡美片区、青村水韵片区、金汇居住片区 5 个周边片区,片区之间强调功能产业联动、交通互联互通、空间形态协调,实现更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
在新兴产业片区和海湾特色功能片区规划 2 处生态绿心,分别为临港绿心和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海湾森林公园”)。
统筹主城区周边功能组团和城乡社区,划分为 5 个片区。强化公共交通支撑和慢39行网络联系,实现片区 30 分钟慢行可达。倡导 TOD 开发模式,围绕站点集聚公共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享,增强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