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维修保养的需求水涨船高。然而,汽车维修中长期存在的种种弊端也让消费者无法省心:配件来源不明、质量无法保证、价格不透明……
如何让汽车维修更省心?今天(9日)下午,消保委、消费者代表、养车企业、保险公司等多方共聚一堂,畅谈养车中的那些烦心事,破解行业痛点。
作为一名已有18年驾龄的“老司机”,刘先生在养车中遇到的烦心事,十多年里已经换了三部车,每次车辆一过质保期后,维修的烦恼就接踵而至。
“第二辆车开了8万公里后,车子发动时出现了异响,于是我就到4S店检查,结果对方说问题可能出在发动机或者变速箱上,要拆开才能查清楚。”刘先生表示,当时听到4S店工作人员这么一说,心情非常糟糕,尤其是对方表示,光拆开的检测费就要上万,后续维修费还无法估算,到底是修还是不修让他进退两难。
“不修吧只能报废,车子开了好几年已经有了感情,报废的话有点可惜;修的话,费用又太高,而且还没底,感觉有点不值得。”纠结了很久,最终刘先生选择换了一部新车。
实际上,刘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根据中消协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82.14 万件,同比增长7.76%,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高居商品类投诉榜第一名,总量达到34335 件,占比消费者总投诉的4.2%。
而来自上海市消保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汽车投诉12859件,较2018年同期增长37.06%。其中,涉及到保养、零部件的投诉占比超两成。涉及售后服务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故障判断不准确造成反复维修,修理程序不规范,维修价格不透明等。
消费者阮先生在关联行业从业20年,一直和4S店、修理厂打交道,也开了十几年的车。他表示,汽车最怕出毛病的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一般质保期是3年,过了3年后就要自己承担保养费用。如果五年、六年出了毛病,维修费可能比买一辆二手车还贵。
作为业内人士,途虎养车产品负责人白海波则通过数据分析,剖析了消费者在养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三大担忧。第一是“保养不敢离开4S店”,担心其他地方的保养不靠谱,只敢选择在4S店;第二是“不知道保养做的好不好”,尽管很多消费者会关心保养的地点和过程,但由于普通消费者并非专业人士,他们也无从辨别保养究竟做的好不好,质量是否可靠;第三是“怕保养不当出故障”,但是出现故障,究竟是否与保养不当有关,消费者同样无法辨别。
出于保险考虑,不少消费者会选择在质保期结束之后,选择购买延保。对此,白海波指出,延保产品同样存在着两大问题,一个是价格“贵”,二是时间“短”。目前,车险保费在上海平均为3500元左右(1年),延保和车险的保费差不多,比较昂贵。而且,延保的时间也大多是1年,时间比较短,并不能解决车辆保养的长期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消费者养车困扰?对此,途虎养车探索“部件+保险”服务保障模式,联合保险公司推出 “发动机变速箱质保”,保期最高可达10年。
据介绍,“发动机变速箱质保”服务保障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整个动力组件,由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承保,免费领取,快速理赔,最高可保 10 年 / 30 万公里。只要车辆注册不超过5年,行驶总公里数不超过10万公里,用户在途虎养车工场店享受指定保养服务时,即可免费领取该质保服务。截止7月7日,全国已有超过11万车主免费获得了“发动机变速箱质保”权益。
用户获得该权益后,如鉴定因保养导致发动机、变速箱出现故障,即可获得质保服务。在确认故障并并经过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认定后,车主可对发动机维修费用,以及维修时产生的必要辅料费用进行索赔。
那么,消费者在获得这项权益后,平台如何保障维修质量以及所使用的零部件的来源是否正宗呢?对此,途虎CEO陈敏表示,维修选用的零部件都是与正规工厂合作,每一样产品都能够扫码溯源,同时还将通过数字化升级来打通全链:在上游能够使厂商建立有效的生产、销售反馈路径;下游能使门店实现数字化管理,将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运营标准化;终端消费者则拥有更加可信任、高效的服务选择和体验。
对此,上海消保委汽车办负责人周夏指出,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汽车维修保养服务当中最难的点,它的维修成本很高,就会造成在投诉处理过程中各方的推诿。这就涉及到鉴定的问题,最终会导致这个事情不了了之。而现在有了保险第三方的介入,从公正性来讲可能会更高一点,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利大于弊。同时,周夏还提醒,该服务模式属于创新,与一般的保险产品在概念上还是有区别,消费者在领取、理赔的整个流程中,也应该仔细去看一下相应的规则,以免造成误解,引发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