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的最高气温来到36.7℃,成为2020年首个高温日!
长久的“霉雨季”,让这个珊珊迟来的高温日有了点幸福的味道:热烘烘的风、明亮的阳光,都在倾情邀请着大家快点晾晒衣服……
不过,和出梅后的高温连击不同,今天的这个高温属于“闪现”模式,即来即走。
明天本市的最高气温就将回落到30℃以下,并重新开始一段和梅雨缠缠绵绵的日子。
截至今天,申城的梅雨期长度已达34天,成功超过去年的33天,成为本世纪最长梅雨的年份。
那么,出梅的曙光到底在哪里?
今天,梅雨带跑到了北边去了,于是申城“趁机”高温了一下。
11时35分,高温黄色预警发布,17时35分解除,持续时间为6小时。
上海中心气象台傍晚进行高温情况通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今天本市大部地区出现高温,为今年首个高温日,其中青浦气温37.2℃为最高,徐家汇气温36.7℃。
今年受“暴力梅”,今年受”暴力梅“影响,首个高温日来的比往年晚一些。
常年来看,首个高温日平均出现时间在6月25日,最早出现在5月上旬。
记者注意到,去年本市同样面临梅雨超长、高温迟来的情况。从6月17日入梅,到7月20日出梅,真个梅雨期长达33天,当时为“1999年以来最长”。而高温日是直到出梅后的7月23日才出现,为36.3℃。但随后的7月下旬迎来了持续的高温热浪。
和去年不同,今天申城的高温日相当“孤立”,随着梅雨带的重新南落,气温又将重回“2”字头。
短暂的阳光令人更想摆脱持续的梅雨,那么,今年到底何时才能出梅?
据悉,在北方冷涡打击下,下周副高即将再次南退,梅雨带将重回长江流域。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明日阴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雨,西到西北风4-5级,最高气温回落至29℃,最低26℃。
接着,梅雨主力归来,14日夜间到15日本市还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17日起雨势减弱,阳光出场,午后局部阵雨搅局,同时气温再次升高,逼近高温线。
也就是说,能不能出梅,要等到17日之后再看。
去年,第5号台风“丹娜丝”7月19日经过上海同纬度,次日上海出梅,成为又一个被台风“解救”出梅的年份。而中央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无台风生成。
副高在中旬末期能不能“雄起”顶走梅雨带,仍有悬念,但毕竟那也是个盼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