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微更新丨居民楼架空层变身活动室,既能当会客厅,还能教孩子画画、学英语


作者:叶松丽
编辑:倪冬
时间:2020-07-26 18:59:46
佳兆业小区位于嘉定区嘉定新城(马陆镇)陆家社区,该小区有9栋居民楼,共656户人家。小区4号楼120多平方米的架空层,曾经是居民们停放自行车和堆杂物的地方,不仅浪费空间,还导致居住环境脏乱差。

小区自治组织“幸福楼管会”在居委会的协助下,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发动居民参与,将该架空层改造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居民活动室。目前,该活动室不仅满足了小区居民基本的学习、运动和休闲的需要,还让小区环境大为改观。
▲居民们对于架空层的改造非常满意

堆满杂物,偌大架空层太浪费

佳兆业小区是个纯商品住宅新小区,9栋高层住宅楼错落有致,环境好,绿化也做得很讲究。4号住宅楼有一个面积不小的架空层。

以前,架空层的空间里,除了有一张乒乓球桌,供部分居民打球外,其余空间里,堆满了杂物。

这么大一个空间,以前由于没有认真规划,一些居民就把自行车、电瓶车停放在这里。有些破自行车,在里面停放了好多年。还有一些居民把旧家具也丢在里面,把空间环境搞得脏乱不堪。”

作为一名老党员,居民代表贾厚文说,他们在跟居民们聊天的时候,都觉得4号楼架空层的空间浪费得太可惜了。居民们很想改变架空层的面貌,合理利用这个空间。

▲居民们说,改造后的环境不比外面的运动会所差

在架空层打乒乓球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虽然也有球桌,但是旁边环境脏乱差,他们也不怎么愿意到这里来活动:

打球还是要有个好环境的,现在这里收拾得很干净,布置得很美观,不比外面的运动会所差。所以,我们几个乒乓球爱好者,天天下午都在这里打球。”

佳兆业小区里有一个叫作“幸福楼管会”的楼组自治组织,核心成员有5个人。大家在了解到居民的想法后,立即行动起来,组建了临时“佳兆业公共空间改造创意小组”,与居委联动,同物业协商,与居民互动。

于是,一群热心的伙伴们马上着手筹备改造方案。他们以楼组为单位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的意见征询,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确定动区和静区结合的改造方案。他们还动手制作空间模型,征询空间名称,发动宣传,开展众筹,最后大家亲手布置并制定空间使用规则。

动静结合,打造居民活动空间

陆家社区康丰居委党支部书记马德美告诉记者,该架空层空间微更新其实并不复杂,因为空间在室内,关键在于对空间更新的创意和合理布局。

居委会和“幸福楼管会”以及“佳兆业公共空间改造创意小组”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就4号楼架空层微更新方案,除了线上征询外,还向小区居民发放了200多分问卷,最终确定了这个后来被叫作“幸福佳园”的居民活动空间的微更新方案。

▲架空层被分成一动一静两个空间

4号楼微更新后的架空层,被分成一动一静两个空间,中间用居民捐赠的博古架隔开。

“动室”功能重点考虑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如打乒乓球等。乒乓球台占了“动室”主要的场地。旁边有两个小小的休息室,里面放着沙发和茶几,供居民运动时休息用。

▲“动室”里的乒乓球桌吸引了很多老年人

由于“动室”的空间比较大,可以承担更多功能。居委会在里面挂了一块幕布,寒暑假期间,给小区的孩子们放红色电影。此外,“动室”还可以做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动室”还可以做居民的公共会客厅

客人来了,家里空间小,我们就可以在这里聚会。”

贾厚文说。

“静室”主要作为居民们阅读、学习的空间。贾厚文告诉记者,小区里能人很多,他们都愿意利用节假日开展一些亲子活动。

有的人给孩子们教英语,有的人教绘画,还有人教手工,“你看,墙上这些画,都是小区里孩子们画的”。

▲“静室”主要作为居民们阅读、学习的空间

微更新后的架空层空间,被居民们用到了极致。在“静室”旁边有一个相对私密的狭长空间,里面布置了一张长条桌,被称为“密室”。

贾厚文告诉记者,这个“密室”是给陪伴孩子的家长安排的。家长们在此等候、交流。不影响在“静室”里学习的孩子们。

共建共享,居民自发布置公共空间

贾厚文介绍,4号楼的架空层经过微更新后,激发了居民们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

▲很多居民把自家的图书拿来给大家分享

大家把家里养的花搬几盆过来,把自家的图书也拿过来,让大家分享。居民家里有多余的柜子、沙发、桌子等,也都自愿捐献出来。”

居委会还在小区里发起众筹,为“幸福佳园”购买了电风扇、家具等必需品。目前,小区居民们共众筹书籍158本,盆栽12盆,玩具54件,乒乓桌1台,沙发3件,桌椅共2套,资金600元。

4号楼架空层微更新的成功范本,带动了小区其他楼组微更新的热情。

居民们把自己所在楼栋的大厅作了精心装扮,或者设置一个书架,自发共享自己家里的藏书;或者布置一个植物角,共享自家的盆栽。

▲大厅里还布置了一个小小“植物园”

7号楼的居民,在宽敞的大厅里不仅布置了“移动书屋”,还把大厅布置成一个小小“植物园”。数十盆盆栽植物,集中摆放在宽敞大厅的一角,楼组长每天亲自打理。

来自不同气候带,不同生活习性的植物,很考验我的园艺水平!”

7号楼的楼组长说,自从居民们对门厅进行了微更新,他的园艺水平也跟着突飞猛进。

▲居民们在打理植物园
图片:张佳琪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