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大学问:这些技能工具,你认识几个?


作者:世界技能博物馆
编辑:汪乐颖
时间:2020-08-10 11:16:30

探索·未来展区

第一期 

世界技能博物馆明年9月开馆后,大家将获得怎样激动人心的体验?答案就在不久前公布的宣传片中👉戳此观看——展陈设计6大展区,已经正式和我们见面啦!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以技能的形式连接。

技能的突破常伴随着工具的诞生或革新,对工具和技能的精益求精,正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探索未来展区的第一站,让小编从工具说起......

整理展品照片时,一个土土的罐子吸引了文博爱好者●小编的注意,一翻资料,果然不简单!它的年纪是首批交接展品里最大的,足足两千多岁🙊

战国布纹灰陶釜,展品来源:上海纺织博物馆

这只战国时期的陶釜,是一种生活中使用相当频繁的工具——炊具。除了“釜”,智慧的中国古人留下了不少带着“奇葩名字”的炊具,十分考验词汇量。

👇挑战!一口气读出这些炊具的名称👇

说起炊具的种类,平时我们也会看到西餐厨房里摆着大小不一的锅碗瓢盆瓶瓶罐罐,世界技能大赛也设置了烹饪(西餐)项目,打分标准之一就是厨师们是否灵活使用厨房工具。

如上文所言,每种工具都搭配某项技能,古今中外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烹饪器具有什么来头?真正的用途是什么?

今天,小编给大家奉上一篇「干货」

吃吃喝喝在古代

传说中我国史上的第一种“锅”,可以追溯至约7000年前。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陶釜底部残片,还附带有烧焦了的米饭锅巴。作为炊具界“红人”,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中的“釜”都是指它。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青铜釜、铁釜盛行于秦汉时期。金属锅具良好的导热性促进炒的烹饪技艺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时候的釜,已经有些形似我们现在的炒锅了。



世界上最早使用“蒸”这种烹饪技能的国家就是中国,甑是一种蒸食炊具,底有孔,古用陶制、青铜制,后多用铜制、铁制。

甑类似我们现在的蒸笼,一般与釜或鬲组合成甗(yǎn)使用,下方的釜、罐可以炖煮食物,蒸汽则进入甑下面的小孔将食物蒸熟。直到现在,农村地区仍能看到甑的身影。

虽然长得很像电视剧中常见的酒器“爵”,斝在一开始却是空足炊具家族的一员。山西襄汾曾出土了一个陶斝(上图左,出处:临汾市博物馆),里面盛放着猪肉。

不过斝最终“转行”成功,进入夏商周时期变为三条实足的温酒器具。它头上出现的两朵“蘑菇”,便是用来挂滤网,过滤酒渣和香料。

鹰形陶鼎,中国国家博物馆

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发明,鼎被铸造出来,用来烹煮猪、牛、羊等肉食。许多人对鼎的认识,始于历史课本中的后母戊鼎,实际上,鼎具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多种用途。

分格鼎,南京博物院

考古发现告诉我们,中国人吃火锅有相当长的历史。来自新石器时期的鹰形陶鼎和西周的有盘鼎,可以说是“孤独美食家”一人食的最爱,朋友聚餐也不用愁,西汉江都王刘非发明了“五宫格”火锅,分分钟穿越海某捞。

现代厨具频道切换中...请勿走开

专业厨房不完全解说

除了我们家庭中常见的电烤箱、天然气烤箱,市场上不断出现新产品,以应对不同菜式和烹饪技巧。看看下面这些烤箱,大家见过哪些👇

烧木烤箱 Wood-fired Oven
蒸汽烤箱 Combi Oven
熏烤箱 Smoker Oven
转烤炉 Rotisseries

小编偶尔在火锅店见到薄得能透光的肉片,都忍不住怀疑人生,这样的技术是真实存在的吗?怎么做到片片精准1mm?

后来发现厨师们其实是借用了这台切片“神器”,它能够事先设置肉片厚薄,精准切片,令人忍不住怀疑某拉面店的超薄肉片也是这么切出来的🙊

小编读书的时候就好奇过,食堂的厨师们是如何在短短一上午时间,为全校上千、甚至上万学生准备好餐食的?直到小编看到了这口锅👇

too young too naive,想象中厨师们疯狂颠勺的情景并不存在,翻转式炒锅煎炒烹炸样样皆可,一次可以制作大量的食材,还设置了转盘方便取菜,真的太实用了!

西餐厨房中还有各式各样、用途不一的小型锅具,篇幅所限,小编在这里放上一张常用精选👇

从陶器到不锈钢,从全手工到自动化,古今中外厨具功能的不断进化,是人类对技能与工具精益求精的成果。

「探索·未来展区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1]沈红.炊具造型设计研究——“锅釜灶烹”到现代炊具造型的沿革[D].吉林:吉林大学,2009.
[2]高琼. 从中国古代烹饪器具的演变看烹饪技术的发展[J]. 今日科苑, 2010(22):145-146.
[3]余明社, 闫玉龙. 现代烹饪器具的革新[J]. 餐饮世界, 2012, 000(001):112-114.

注:转载请注明出自世界技能博物馆(ID:WSM_2021)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