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沪上果品市场的消息:受今年黄梅季雨水多,以及近期气温不高、高温天数不多影响,部分上市西瓜不甜、品质下降,上市优质西瓜明显减少,部分品牌西瓜为此出现了近年来所没有的断档、缺货现象!
钱小姐是在2014年得知某品牌西瓜的,尝过了第一次,以后她就成了该品牌西瓜的忠实粉丝。6年来只要一入夏,钱小姐就会主动与产瓜的这家合作社取得联系,在网上预订,但今年进入8月份之后却出现了意外。
“今年的5至7月份高温天少,因此3个月中预订西瓜的次数和数量都较少,各分别预订一次、每次预订一箱,产瓜的合作社每次都准时通过快递将瓜送到家里。”钱小姐告诉记者,8月份气温明显上升,好多天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于是,她多次预订西瓜。“8月2日上网预订,该合作社说缺货,没有西瓜供应。到了8月5日和8日我又两次上网预订,该合作社还是回应‘无货供应’。”
这下钱小姐急了,也感觉有点奇怪,5至7月份气温不高西瓜供应正常,为啥到了8月份上市高峰合作社却连连说没货?通过电话联系询问原由后钱小姐得知,原来今年黄梅天雨水集中,大量西瓜结不了果,造成该合作社优质西瓜短缺所致。“这是我吃该品牌西瓜6年来,从没遇到过的情况。”
进入8月,申城连连出现摄氏34、35度高温天,沪上瓜市开始热起来了!走进街头果品店记者发现,今年入夏之后街头水果店、水果超市西瓜售价大都在2-3元一斤,也有老板为了促销,将瓜价压低至1元多一斤,最便宜的“8424”西瓜只卖1.38元/斤。
“今年却比去年便宜了20%左右。”广东路上一家水果店这两天西瓜卖2.38元一斤,而在挂出此价之前,他了解过瓜市行情,“多数瓜店不愿意跌至2元以下,因为再跌就没有赚头了,但也有老板想低价促销,目前市场上卖1元多一斤的瓜店也不少。”
宁波路上一水果店在此地经营了七八年,他承认今年西瓜的口感不如往年,主要是不甜。其它口感市民可以忽略不计,但西瓜不甜大多数市民不愿意接受。该老板估计,他这家水果店今年西瓜销量较往年同期下降超过1/3。
“往年8月份,日销西瓜三五百斤不成问题,今年这两天平均每天销售西瓜百来斤,最惨的时候一天只能销三五十斤。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瓜不甜,二是天不热。”
夏天专做西瓜生意,并将自家种植的西瓜直送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浙江瓜农透露,他今年种植西瓜80多亩,黄梅天持续落雨,严重影响西瓜生长和品质,原来只需40多天生长的西瓜,今年增加至50多天。生长期延长仍然没有使得西瓜长足、长好,这两天从田里采摘下来的西瓜大都在5斤以下,往年这时采摘的西瓜都在7斤以上。
“不但瓜型变小、品质下降,而且损失严重,从目前统计的情况看,今年估计有超过1/3的西瓜不结果,即西瓜减产超过1/3。不光我们合作社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周边的瓜农也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同样在上农批做西瓜生意的江苏瓜农刘老板今年种植近200亩“8424”西瓜,受黄梅天雨水多以及气温偏低双重打压,今年上市的西瓜糖度明显降低。他说往年他送入市场的西瓜糖度大都在11度以上,今年估计多数瓜的糖度在7至8度。
采访中多个西瓜种植户反映,目前他们上市西瓜的批发价已经降至0.7-0.8元一斤,只有往年的一半,往年这个时候“8424”西瓜的批发价在1.5元左右一斤。“往年一亩瓜田收入在1万元左右,今年估计每亩收入只有3000-4000元,一亩损失6000-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