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城镇丨全国首条DRT数字轨道电车开建啦!全长21.75公里,预计年底试运营


作者:希望泥城
编辑:丁夏
时间:2020-08-20 10:11:31
8月18日上午,由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承建的临港新片区中运量T1线项目配套工程 (滴水湖站)正式开工。

作为临港新片区《交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运量是其中骨干公交、品质公交建设的重要内容。T1示范线走向位于临港产城融合区域西向客运主廊道,全长21.75公里,近期实施9组站点,自轨道交通16号线滴水湖站至泥城社区,途径新片区主城区、大学城、国际物流园区、芦潮港社区、重装备产业区及泥城社区。

T1示范线车辆采用数字轨道胶轮电车(DRT)制式,是全国第一条DRT数字轨道电车。DRT系统是针对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领域新场景新需求新问题研发出来的一款产品,以技术的突破来杜绝建设过程当中的大拆大建工程。其他制式电车要么地面铺设轨道,要么空中架设滑触线,通过GPS或视频识别路线。DRT数字轨道捷运系统通过地面磁钉与车实现物理识别,地上每隔一定距离埋磁钉,磁钉可以做数字编码,路线、车速等参数提前设定好,这样所有磁钉构成一个电子地图,车就相当于在电子地图上行驶。

上海临港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亮全介绍,这条数轨DRT计划3辆编组,车辆定员为239人。初期,T1线发车间隔15分钟,配车9辆,此外还有方便乘客及残障人士的低地板设计。“车辆采用新能源设计,车载超级电容加电池供电,12分钟内完成车辆的充电,足够一次行程的续航里程。”

据了解,临港中运量交通规划共6线成网,主要服务地区各功能性组团之间民众的快捷出行,全网线路总长约105km。2020-2022年拟开工建设T1线、T6线和T2线。此次开工的T1线计划于2020年底初步建成,并实现车辆上路试运营。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建设交通处副处长赵勇介绍,在T1线建设中,临港交通在多个方面应用新技术,创新新模式,从智慧和绿色两个角度,推动临港交通的更进一步发展:一方面,T1线车辆作为全国第一条采用数字轨道胶轮电车(DRT)制式的中运量公交,将按照预设的地面磁轨行驶,车辆信息与后台即时沟通,让一切运行情况尽在掌握。另一方面,T1线在初期采用纯电动力运行基础上,结合加氢站建设,将尽快上线氢动力开展示范应用,迈出在绿色交通实践上跨越性的一步。

此外,运营模式上,T1线还将满足多种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包括直达车、大站车、区间车与普通站站停等。正式运行后,全线将配车30辆,直达车最快运营时间将控制在37分钟。该线路的建设,将更好服务于《临港交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对外出行快速化,内部交通便捷化”目标,助力临港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站上新的台阶。

来源:希望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