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UP主测评上海公交无障碍设施:轮椅也能上公交,希望查询更方便


作者:荣思嘉
编辑:黄慧青
时间:2020-09-11 11:15:45
“没想到吧,轮椅也能上公交!”这期关于上海公交车无障碍设施的体验Vlog,让大程子又小火了一把,观看量逼近10万,留言也快达到上千条了。

▲视频:残障UP主体验上海公交无障碍设施

Vlog的拍摄者,“大程子好妹妹”是一名在B站上小有名气的UP主,她也是B站首位残障UP主。从2019年1月开始做视频,到现在已经累计拥有4.6万粉丝了。

“视频发了之后,很多人给我留言分享世界各地的无障碍公交经验,让我很开心很感动。”大程子收获的这些留言,让她更加相信,无障碍公交真正帮助需要的人顺利地使用是很快的事情了,未来会越来越好。


哪些线路是无障碍公交?还不好查 !

2020年七月,为了做这一期“上海公交无障碍设施”的测评,大程子第一次坐上了公交车。

30年来,她从来没有考虑过使用公交车出行。因为在她看来,公交车需要抬腿迈步才能上车的,她做不到。"以前真的从来没有尝试过巴士,会感觉这是轮椅无法使用的交通工具,害怕自己会陷入尴尬。”

直到有一天, 大程子在上海的街头看到了一辆带轮椅标志的公交巴士。

她说的轮椅标志,是在公交车Led线路牌显示的,在最右侧,有一个蓝底白色的轮椅小人,车头位置两个圆形贴纸,画着一个轮椅小人和一个拐杖小人。

但即使看到了公交车上的轮椅标志,大程子还是不敢确定,轮椅朋友们真的可以独立乘坐公交车吗?坐车时会不会遇到什么阻碍呢?坐公交车的体验感又是如何呢?

于是,出于一个UP主的条件反射,她决定以“上海公交车无障碍出行”为内容做一期Vlog,真实地记录自己乘车体验。

7月开始,大程子就筹划起这个选题。第一个问题是,哪些车可以作为测评对象?大程子开始在网上疯狂寻找,哪几条公交线路是支持无障碍的呢?

这个首要问题就困住了大程子。不管是导航软件还是公交公司的官网信息,或者是市政便民APP都没有办法查到相关的内容。但她转念一想,说不定上海已经普及无障碍公交车了,不需要告知,随便哪辆车都可以坐,自己还是应该走上街头去看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走上街头,大程子首先来到了北新泾附近的一个公交站点。141路、846路、190路......一辆又一辆的公交车从她的面前经过,无障碍标志却一直没有出现过,全都是传统公交车。

对于未知的害怕是残障人士最大的挑战。”

大程子说,所以每次出行前,残障人士要做的规划是要很全面的,说走就走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出行前如果查不到信息,大家就肯定不会考虑使用公交车。”

如果无法解决信息公开可查询的问题,对于无障碍人士来说,公交出行或者说便利自主的公交出行依旧是不成立的。

轮椅翻板第一时间放下,司机还不习惯! 

调整休息了一个礼拜,大程子还是决定,将这个“选题”做完整。一番努力下,大程子终于得到了情报——836路公交车可供无障碍出行。

于是,大程子来到了淞虹路北翟路站,准备迎来她的第一次公交巴士之行。

“师傅,我可以上车吗?”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836路公交车,但车子距离站台的上街沿却有半米宽,看着其他乘客,下了上街沿再迈上公交车,自己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上车。

司机师傅回应可以上车,但却没有其他动作,停在眼前的公交车在大程子看来确实是最遥远的距离。车上的热心人士,看到这个场景,已经准备下车帮大程子抬轮椅了,但依旧被她婉拒了。

她坚持,一定要使用车厢中部的轮椅翻板。

如果需要别人抬上车的帮助,就不能算是无障碍体验了。这不叫做独立坐车。”

在大程子的坚持下,司机师傅最终还是放下了轮椅翻板,上车后还严格要求大程子系上安全带。

为了保证测评的真实性和普遍性。第二次,大程子选择了121路公交车进行无障碍体验,这一次她遇到了一个更加热络的司机。看到大程子之后,司机师傅主动离开了驾驶位,跑到车辆后面,放下轮椅踏板,然后再推行大程子上车。

大程子回忆,这次的体验感稍有提高,但仍旧发现了车辆没有靠着上街沿停车的问题,上下车依旧需要靠他人的帮助,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无障碍出行。

对于这次的上海公交测评结果,大程子在视频的最后给上海公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公交可以做到信息公开,也有更加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公交:一边不了解,一边服务还会升级

事实上,从2018年下半年,上海就开始大规模推广无障碍低地板新能源公交车了,这类公交车增加了轮椅区、轮椅踏板、车身升降等设施,以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员乘坐。

截至目前,上海已拥有无障碍低地板公交车2400多辆,涉及线路179条,其中线路配车全部为无障碍低地板车辆的公交线路共81条。而今年,上海还计划新投放800辆左右无障碍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并计划完成200辆无障碍出租车投放。

可是,实际的执行情况又是如何呢?记者走访发现,途径静安、徐汇、黄浦这些市中心的公交线路,覆盖的无障碍公交车比例比较大,但是,在宝山、杨浦、闵行等区域,还是以传统的公交车车型为主。

有无障碍出行需求的市民,对于无障碍公交车大多也都有着“不了解、不知道、暂不考虑”的态度。

一位公交行业一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会使用公交无障碍设施的主要还是以老年人居多,而他们为了减少麻烦,甚至会特意跑到终点站乘车,“因为时间更多,轮椅翻板翻下来也更方便。”

在市区范围内,因为道路条件的限制,即使有轮椅翻板,也很难放下使用,司机大多还是会采取抬轮椅上车的方法,而会选择公交出行的轮椅人士也几乎全都是“老面孔”。

我们也很理解,不熟悉我们线路的人,应该还是不太愿意坐公交车,会有担心的。”

但这位工作人员也提到,目前上海的公交车辆都在升级换代,车辆信息的更新公式、设备的规范使用、司机的服务意识......一系列的问题,相信也都会升级换代,做到更好。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