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鲜肉月饼的?


作者:韩小妮
编辑:韩小妮
时间:2020-09-12 11:59:02

放眼全国,上海可能是最爱鲜肉月饼的城市。

这份喜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年代大概已不可考。



饿了么的外卖数据显示,去年,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

上海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鲜肉月饼的,年代大概已不可考。

不过我们在资料库里看到,早在1928年,《申报》上就刊登了一则爱多亚路(现延安东路)上老裕昌鲜肉月饼的广告。


■淮海中路思南路公交车站《申报》的这则广告称,老裕昌的小只鲜肉月饼“择上等佳料,故甚鲜美”。


关于鲜肉月饼的起源,真老大房介绍的版本是,过去在苏式茶食中,有一种鲜肉饺很受欢迎。

它的外皮是焦黄脆壳,中层有细腻起酥,里层就是鲜嫩紧实的肉馅。

后来有师傅“脑洞大开”,把鲜肉饺的形状和大小都做了改变,就成了鲜肉月饼。(为了4块钱的这块面团,有人站到腰疼,有人忙到半夜两点丨识味上海


■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属于“烤箱派”,也有不少拥趸。


1980年9月14日的《解放日报》报道称,那一年,上海饮食业共有147家单位生产月饼,其中有127户生产鲜肉月饼。


■1980年《解放日报》上关于中秋月饼的报道


两年以后,《文汇报》上报道说:中秋前夕,本市有近200家饮食店供应鲜肉月饼。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一年供应的鲜肉月饼比前一年增加了50%左右。

供应的店家和产量双双增加,是因为“鲜肉月饼皮酥,馅大,肉鲜卤多,咸中带甜,风味独特,一般是现做现卖,边做边烘,香味四溢,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到了1989年,《解放日报》继续报道称:“甜月饼销售急剧下降,鲜肉月饼销售却扶摇直上。”

“咸味月饼又以现做现卖最旺,因此今年上海街头有70余家商店现卖鲜肉月饼,就连一些大饼摊做的鲜肉月饼也有人排队,供不应求。”


■1989年《解放日报》上关于中秋月饼的报道


报道分析说,鲜肉月饼受青睐,是因为上海人的口味在发生变化。

“一个在普陀区悦来芳食品店前排队买鲜肉月饼的顾客告诉记者:现在的月饼象糖饼,甜得发腻,价钱又贵,不如价廉物美的鲜肉月饼,又鲜又香。”

顺便说一句,偏居沪西的悦来芳在“上海鲜肉月饼史”里也有名字。很多人认为,鲜肉月饼最早是由悦来芳卖出名气的。

可见,这么多年来,上海人对鲜肉月饼的偏爱与日俱增,从未消减。






参考资料:

1. 裘雯涵,《南京路上长龙 只为中秋味道》,解放日报,2019年09月11日。

2. 唐烨、黄勇娣、黄尖尖,《最早的鲜肉月饼在哪里?只有上海老饕才知道》,解放日报·上观新闻,2017年8月27日。

3. 徐妍斐,《上海人吃掉了全国53%的鲜肉月饼》,新闻晨报,2019年09月13日。

4. 顾筝,《为了4块钱的这块面团,有人站到腰疼,有人忙到半夜两点》,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2018年8月26日。

5. 季明,《中秋月饼进入产销高峰》,解放日报,1980年09月14日。

6. 季明,《鲜肉月饼香味四溢》,文汇报,1982年09月24日。

7. 孙卫星,施培宁,《饼香伴随桂花香》,新民晚报,1982年09月08日。

8. 许静源,《百年老店月饼质量严格把关》,新民晚报,1986年09月03日。

9. 周铭鲁,《这儿的鲜肉月饼受顾客欢迎》,新民晚报,1986年09月12日。

10. 俞康华,《月饼市场销售疲软》,解放日报,1989年09月14日。

11. 陈潇俊、陈海燕,《盘点“人来疯”美食 这些店永远在排队!》,申江服务导报,2005年12月07日。

12. 徐运、毛懿、陈抒怡,《8.5小时!鲜肉月饼排队纪录再刷新》,新闻晨报,2011年09月10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拍照片:韩小妮/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