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王氏宅占地1200平方米,原为明代朱御史宅基地,后依次易手顾、陆、王三氏。抗战前,王子彝买下该宅,1937年再修仪门,新建了前厅,故王氏宅又称王子彝宅。仪门始建于明代,青石门枕石,东西两侧为明代砖雕,王子彝长子王尚德据《大学》《中庸》拟定、王子彝镌刻匾额“庄敬日强”,意为“要有庄严持重、敬慎严谨的态度,才能进步自强”。
2016年1月,王氏宅被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点,2018年底启动保护修缮。重新开放的王氏宅,保持原有风格,深深庭院、斑驳老墙古色古香。前院保留有一口明代古井,百年老榆树三棵。后院有一口清代石井,90余年枣树一株,及数十年树龄的橘树、枇杷树、银杏树,另有1975年王子彝去世时,后人栽下的10多棵杉树。青瓦老墙,绿荫浓密,小院幽静,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风韵。
完成修缮后,王氏宅“变身”艺云阁。“取名‘艺云’,就是‘艺术云间’的意思。”艺云阁负责人吴彬介绍,这里将围绕研学、展览、文创为市民打造艺术活动空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松江传统文化,展示人文松江风采。
王子彝是松江地区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书法家,侯绍裘、姜辉麟烈士碑额与碑文以及“秀野桥”“人民桥”桥梁题名,均为其手书。王子彝长子王尚德自幼在父亲指导下打好颜柳基础,进而学习其他名家,上自钟王,下至宋元明清,无不悉心钻研,一生中从未中断过对于书法艺术的探究,造诣颇高。其字如浑金璞玉,或如朗月清风,得到书法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王尚德在松江三中任教期间,不断为上门求学的学生、书法爱好者给予指导,桃李满云间。现在活跃于松江乃至上海地区的书法名家,有很多人都受过王老先生的指导。1985年,松江成立书法协会,王尚德先生长期担任顾问,为松江书法事业发光发热。
当下,松江书法教育在各方努力探索和积极改革下,书法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层次性和审美性的特质日益凸显,被上海书法界称为“松江现象”。“1700多年间,松江的书法艺术在一代代传承中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此次王氏宅正式开放后的首展不仅与老宅历史紧密相连,更展示了松江书法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引发人们对‘松江现象’进行思考与探究。”吴彬说。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出王尚德书法作品30余件。王尚德纪念室也将同步开放,展出王尚德及其父亲王子彝、其夫人沈元吉的书画作品,讲述王氏家族故事。
展览时间:2020年9月15日-10月12日,9:00-16:00 (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松江区中山西路136-138号(中山西路140号永丰实验学校东面)
免费参观:个人参观无需预约,8人以上团体参观,请预约后再前往。
预约电话:15900419812
注:同一时间段参观人数不超过15人,超过限流人数将分流进入;疫情期间,请您参观时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工作人员检测体温和登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