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和桥梁多元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命名方案最终胜出,即A港桥“赤黾”、B港桥“橙卉”、C港桥“黄篓”、D港桥“绿荷”、E港桥“青缎”、F港桥“蓝藻”、G港桥“紫浪”。每座桥与所在的港口名采用相同“色系”,例如赤黾—赤风港、橙卉—橙和港、黄篓—黄日港、绿荷—绿丽港、青缎—青祥港、蓝藻—蓝云港、紫浪—紫飞港,桥梁如七颗明珠,与滴水湖畔融为一体。同时,名称第二个字采用了每座桥独有的设计理念和外观造型,体现桥梁设计与建造的匠心品质。
据介绍,活动共收到来自各地的465件投稿作品,甚至有来自香港、加拿大等地的参赛人员,最终评定1名征名录用奖和10名入围奖。最终入围桥名的命名者赵晖来自湖北荆州,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七座景观桥的落成标志着滴水湖畔80米景观带全线贯通。上海临港新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华介绍,景观桥2015年开始方案征集,2018年开始施工,
在2015年滴水湖环湖景观带工程的设计深化阶段,我们发现赤橙黄绿青蓝紫七条河道把整个环湖80米景观带分割成了7段,整体步行体系被打断,居民步行或骑车时来往于景观带和市政道路之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打造这七座桥是希望从软环境上把滴水湖打造成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湖畔会客厅,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便利的通道散步和亲密交流的空间。
滴水湖畔七座景观桥由欧洲大学设计师团队设计,设计独特,A桥如水黾,B桥似花、C桥如篓、D桥取材荷花……独特的造型也给施工方带来了一定的挑战,ABE三座桥的承建方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康毅告诉记者:“看到这三座桥的图纸后,真有点惊呆了。设计理念非常新颖,但从施工角度来说难度非常高。”
比如E桥的设计理念是莫比乌斯环,像一条纽带,4公分的钢板要完全都是靠人工一点一点一点扭过来,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工程,设计感太强了。
除了独特的设计带来的挑战,疫情和超长黄梅天也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一中标后马上同步启动建设。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原计划全部都打乱了,今年四十几天漫长的黄梅天也对施工和工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在预定的工期8月20号之前完成了全部的结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