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谢建平的对话,约在了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彼时,谢建平上午刚从杭州返回,第二天还要前往无锡。在采访开始前的间隙,他戴着标志性的草编帽子,蜷在威海路696号的公共区域的高脚椅上,对着笔记本电脑手指纷飞。鼓囊囊的行李包,就放在一边。
“不好意思,我也是刚刚回来。”他向一旁的记者道歉。突如其来的网络热度,让他的生活骤然忙碌了起来。
在短视频的加持下,“噫哇”,一个2016年诞生于谢建平脑内的世界,终于发酵“出圈”。在“噫哇”的世界里,万物皆有惊喜。微小如马路上的一个水印可以生成一个拟人的动画世界, 平凡如路人的背包也可以插上螺旋桨、坐上飞行艇,化作卡通人物到外太空走一遭。
“人的脑回路真厉害”、“给枯燥的城市生活增加些不一样的浪漫”……在网络上,谢建平的作品引来了广泛的共鸣。有人说,他用动画让城市建筑活了起来。
但,对于这个留光头、带草帽、在办公格子间里堆满潮流玩具的老男孩而言,这一切,不过是儿时兴趣的延续……饱含无限想象力的涂鸦,从儿时的教科书上,飞到了梅龙镇广场顶层广告公司的办公室里,又转了一圈,以威海路696号为起点,发散至城市的角角落落。
今年,是谢建平在上海生活的第15年,是他创造“噫哇”的世界第5年。
在“噫哇”的世界里,无论是重庆的朝天门、昆明的正义坊、广州的地铁线……万物都可拟人化做卡通人物“小噫”、“小哇”。但被“变身”次数最多的,要数谢建平上班路上的一草一木。
谢建平的一天,开始于上海的轨道交通。从家出发,搭乘小火车到上海南站(上海中心城区与金山郊区的首条市域铁路),再由上海南站换1号线、12号线,最终到达南京西路附近的工作地点。
这一路,谢建平需换乘汽车、火车、地铁,最终步行穿过威海路上的人流,到达藏在红砖房里的办公地——一个堆满潮流玩具,约3平方米的办公室。
这一路上,处处都是能让谢建平脑洞大开的对象。
在上海南站开清洁车的阿姨,可以是开轮船、坦克、飞机、宇宙飞船的女侠;南京西路地铁口的进站通道,可以是一个张着大嘴,正吞噬着电梯的男孩;背在路人身上的背包,也可以长出眼睛,变成蓝的、紫的、黑的小精灵……
在谢建平眼里,世间万物,都可以长出眼睛,化成好奇男孩“小噫”,或惊讶女孩“小哇”。
墙根下的两条烟道,可以是卡通男孩“小噫”蹲坐时的双腿;马路上两个并排挨着的井盖,可以是卡通女孩“小哇”摩托车的车轮;铺设在新天地斑驳的石路花纹睡着一个带着帽子的“小噫”。
有时候,上班路走到一半,谢建平会突然停下来,盯着一道油漆的残痕猛瞧。
你看,这里有个人。今天上午我看到时,就在想着要不要画这个。”
谢建平指着威海路人行道上一道白漆说,这道白漆原本是地面标志的一部分,如今已脱落得有些斑驳:“这个斑纹好像是个男的,或者是一个人抱着什么东西。”
谢建平没有开玩笑,他曾在696号院子内一个歪脖树的树纹里,发现了一个动物世界:藏在树木纹理中尖嘴的猫头鹰、跳跃的美猴王、怒吼的狮子……
因为盯着这棵歪脖树过久,谢建平一度因行迹可疑,被附近的保安怀疑是“坏人”。
这些惊人的想象力,被谢建平用画笔记录了下来,描绘在了真实的街景之中,形成了“噫哇”的世界。
“‘噫哇’,就是意外,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惊喜。”谢建平说,在他创造的“噫哇”世界里,帽子男孩“小噫”代表好奇,长发少女“小哇”,代表惊喜,不时出现的“噫哇鱼”,代表了在城市中穿梭的谢建平自己。
“‘噫哇’的世界,应该是更美好的。”谢建平说,创作“噫哇”的世界,源自于他对世界“意料之外”部分想象。
“我们大多数人对情理之中是习以为常的,但精彩可能在意料之外,我满脑子都是意料之外的部分。”谢建平说,
在城市里看到吸引我的事物,比如说长得奇怪的、或者造型特别的建筑,我就会想,如果在加上眼睛、嘴巴,它就会活起来。我特别喜欢那句话,用想象力激活每一座城市。”
因为与众不同的想象力,谢建平的作品一经传播,就引发了赞美和惊叹。有人猜测他是团队作业,也有人担心他的想象力会有耗尽的那一天。但在谢建平看来,这一切不过是他童年好奇心的延续。
小的时候,看到一条马路,就会想,马路的尽头是什么呢?看到一座山,就会想,山的背面是什么呢?这种奇奇怪怪的好奇心,再加上我又喜欢画画,让我喜欢改来改去,我就是当年那个在语文课本上乱画的孩子。”
谢建平说,“小时候我会把各种课本各种涂改,觉得无聊又好玩。这种习惯,坦白讲,是没有停止过的。”
“在画画的世界里,我不需要负逻辑的责任,我只需对好玩、有趣、新奇(负责),它是非常主观的,是满足自己的。但会有很多人说:有共鸣呀,我跟你一样,我也想到了,但我画不出来。”谢建平说。
谢建平就读于商业美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他曾做了十多年的广告人,辗转于深圳、北京多个城市,最终定居在了上海。2015年,谢建平离开广告公司,开始创业。伴随着创业,“噫哇”的世界逐渐成型,比起曾经的商业美术创作,“噫哇”的世界,更多诞生于自由的、不受限的、以兴趣为驱动力的创作模式。
“它是完全基于自嗨、兴趣,没有任何预设目标,高度碎片化的创作。”谢建平说。
2019年3月,谢建平开始将自己创作的“噫哇”的世界分享在短视频平台上。在没有任何推广加持的情况下,这些作品很快吸引了许多人关注。
2019年6月,“噫哇”的世界迎来了它的第一个爆款:上海南站保洁阿姨系列。
在这个系列动画中,谢建平用动画,将保洁阿姨的清洁车变成了飞机、坦克、宇宙飞船等酷炫的交通工具,让平凡生活中的保洁阿姨,变成了卡通世界的女主角。
“这个保洁阿姨是世界上拥有驾照最多的人。”
“保洁只是她众多职业中的一个。”
……
仅一条视频,谢建平就获得了37.3万的点赞量和近9000条评论。不少网友为他留言,称赞他的想象力,期待他能够走红。
来自于受众的共鸣,甚至传递到了谢建平的现实生活之中。总是拿着画板在地铁上低头画画的谢建平,首次在线下碰到了和他同样沉浸在“噫哇”世界的陌生人。
“我在12号线上画东西,就有个人拿着手机问我:哥们,你是‘噫哇’吧?这让我觉得很有趣,原来我的作品,会以这样的方式,和一些陌生人发生互动。”谢建平说。
“我的作品大多是在地铁、咖啡馆,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谢建平说。他经常在看到物品的一刹那,就想到了它可能的样子。每天上下班的地铁,工作室所在的南京西路,都是激发他灵感的重要源泉。
“我非常喜欢地铁,几乎到每座城市,我都一定要坐一下它的地铁。我喜欢地铁、车站、码头、机场这些连接一座城市的要道。我的许多创作素材都源于这些。”谢建平说。
谢建平痴迷于城市中那些有烟火气的地方。他的大量作品取材于到南京西路、威海路、淮海路、新天地的街景,他说,自己太喜欢这里了。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在城市的心脏地带,既有高大上的写字楼,又有市井弄堂。从高级写字楼中走出去不远,就能走进弄堂里,这让我觉得城市和生活特别连接。”
谢建平说。
如今,谢建平已经在上海定居了15年,并打算一直住下去。他的一半时间在全国各地,用画笔记录着各个城市的千姿百态。一半时间回归于熟悉的南京西路、上海地铁,用创作记录城市的细节。
“这是一座非常多元的城市,她从没有愧对过海纳百川四个字。任何一个人,处在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在上海,几乎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谢建平说。
“在这个地方,我一直在追寻自己喜欢的东西。”谢建平说。 “这里有历史的、现实的、未来感的事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协作、交流、沟通、互动,产生非常丰富的、多元的场景。这是一个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