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满街法国梧桐里……长满了冷知识


作者:韩小妮
编辑:韩小妮
时间:2020-10-03 19:37:12

在行道树的引进上,上海常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许多外来行道树由上海引进、试种,最后大大充实了我国城市行道树的品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无疑是“法国梧桐”。


顾名思义,法国梧桐最初是1887年由当时的法租界公董局从法国引进的。


■原法租界行道树种植始于1868年比公共租界晚了三年,图为上世纪30年代的霞飞路(现淮海路)/卢湾区志


此后,法国梧桐不仅与上海的城市形象联系在了一起,更是“开枝散叶”到全国许多城市。

从南京、武汉、西安,到青岛、大连……法国梧桐至今仍是中国城市行道树种的主力。


■南京夏日的法国梧桐/新华社 孙参摄


张爱玲似乎对这种“洋梧桐”情有独钟,她的许多小说里都有它的身影。

但《金锁记》里这一句写错了:“不大的一棵树,稀稀朗朗的梧桐叶在太阳里摇着像金的铃铛。”

严格来讲,写“法国梧桐”可以,写“洋梧桐”可以,但写“梧桐”就错了。

市绿化部门告诉我们,“法国梧桐”是俗称,属悬铃木科,而真正的梧桐又称青桐,是锦葵目梧桐科。

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两者实际上“浑身不搭界”。

让我们看图来对比一下↓↓

■左边是悬铃木,右边是梧桐,叶片形状不相同。

■悬铃木的树干(左上)和树冠(左下)VS梧桐的树干(右上)和树冠(右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提供



悬铃木反倒跟荷花是近亲,这个发现让植物学家也大感意外。

悬铃木属主要有三种: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

有说法称,17世纪在英国伦敦,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杂交产生了二球悬铃木。

凭借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等优点,二球悬铃木很快从伦敦推广到整个欧洲。这其中当然包括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上也种着这种树。

我们口中的“法国梧桐”正是二球悬铃木。据说英国人自豪地称之为“伦敦悬铃木”,也俗称“英国梧桐”。

上海有60多种行道树,在中心城区,法国梧桐是当仁不让的“头牌”。

以黄浦区为例,根据2017年的数据,悬铃木以1.3万多棵的数量高居榜首,远远甩开排在第二位的樟树(1100多棵),669棵栾树则位居第三。

目前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行道树是分布在衡山路沿线的悬铃木,如衡山路、高安路、岳阳路、余庆路等路段。

这些树大部分是19世纪末栽植的,如今已有一百多岁了。


■1920年的贝当路(现衡山路)/Institut d'Asie Orientale丨Visual Shanghai

■1930年贝当路上的集雅公寓,周围植被茂盛。/Raymond Vibien Family Album丨Visual Shanghai


■2000年秋天的衡山路/周红钢 摄


有人称,法国梧桐是“君子树”:夏天把叶子撑开,像一把把大伞,给行人遮阳;冬天把叶子脱光,给行人足够的阳光。

不过,法国梧桐不是一天养成的,要生长到枝叶可以隔街“牵手”,大概需要30年。


■余庆路上的法国梧桐/市绿化市容局提供


法国梧桐的寿命一般可以达到150-180年,但如果不注意保护,也可能中途夭折。

原《文汇报》资深环境记者洪崇恩记得,曾有其他城市的绿化部门来讨教:为什么上海有些法国梧桐百岁了,还是长得特别好?

他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这牵涉到植树规范。以前的法租界种树,尽管是插下一根小棍子一样的树苗,但必须挖8立方米、也就是2米见方的基坑,把营养土填下去。

“这样一棵树种下去,才有足够的空间舒展根系。”








参考资料:

1.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编著,《上海林荫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第1版。

2. 《上海园林志》编纂委员会,《上海园林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

3. 洪崇恩,《道路美容师 城市绿卫士——探秘上海行道树何能独领百年风骚》,《中国花卉园艺》,2017年第6期。

4. 毛锦伟,《“法国梧桐”,真是来自法国吗?》,解放日报,2015年11月30日。

5. 姚丽萍,《绿化条例修订引出城市生态话题——悬铃木为啥成申城行道树主力?》,新民晚报,2015年07月30日。

6. 陈玺撼,《上海林荫道有望达到264条》,解放日报,2020年09月10日。

7. 曹刚,《寻找水泥森林里那一抹法国梧桐绿》,新民晚报,2009年07月21日。 

8. 杨卓琦,《上海的林荫大计划》,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41期。

9.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秋天的童话,申城街边的独家记忆》,微信公众号“绿博士”,2017年12月13日。

10. 洪崇恩,《申城记忆 | 上海行道树简史&金秋赏叶攻略!》微信公众号“上海城建档案”,2018年11月15日。

11. 申知沪志,《暑热将至,让我们聊聊申城林荫道》,微信公众号“方志上海”,2020年7月14日。

12. 张莹莹,《植物笼罩上海丨正午》,微信公众号“正午故事”,2017年11月9日。



- END -


写稿子:韩小妮 /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二 黑/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