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8日晚,明代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在北京保利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上拍出4.46亿元,加15%佣金为5.129亿元。30年前,《十面灵璧图卷》曾以121万美元打破中国古代绘画拍卖的世界纪录,时隔30年后,这件作品再度打破此前由黄庭坚《砥柱铭》创下的4.368亿元的中国古画拍卖世界纪录。
《十面灵璧图卷》之所以能拍出如此天价,原因有多方面。今年,当《十面灵璧图卷》一露面,就吸引了众多目光,它是一件被称为“千古奇品”的独特艺术品。它是明代画家吴彬为同时代的著名文人米万钟收藏的一块心爱赏石做的十个侧面的肖像,而这块奇石已经消失在历史册长河之中,因此,《十面灵璧图卷》就是它曾存世的唯一图像证据了。
■《十面灵璧图卷》
这件作品有着奇特的样貌。画家吴彬用古代画火的方式来画奇石,而且是把奇石外貌以人物传记的态度来画,这就一举超越了历代无数赏石绘画。
而奇石的主人、明代文人米万钟也是《十面灵璧图卷》的创作者之一,甚至是这件作品的绝对核心。1608年,米万钟在南京六合收藏到一块非常漂亮的奇石“非非石”,他请好友画家吴彬到他的私家园林里赏石卧游几个月,并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创作。米万钟不但亲自为吴彬的《十面灵璧图卷》题诗十首,还花了4年时间,天南海北地约请当时的著名学者、画家、书法家、作家分别对作品进行品赏题跋。因此,米万钟就把一件自然之物,转化为个人的心灵寄托,继而将这种个人化的对石头的痴狂,同整个社会和人类文化遗产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十面灵璧图卷》不仅是一幅长卷,更是一个400年前的文化公共事件。
■《十面灵璧图卷》正面细节图
《十面灵璧图卷》也让我们重新了解了明代晚期掀起的一股爱石热潮,打开了通往明代文人圈子的窗户。古代文人对石头的痴迷,让赏石得到了文化内涵上的提升,从一块赏石中,文人们可以领略到整个世界。比如,在对《十面灵璧图卷》的题跋中,大书画家董其昌看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明代文学家黄汝亨看到了五岳名山。在与赏石的对话中,人类看到了宇宙的流转和生命的孤独,可谓由一物而见万物。
《十面灵璧图卷》也为我们描绘了明代晚期文化领袖的群像,囊括了那个时代各个领域的最高成就,如造园、赏石、书法、绘画、诗文等等,是那个时代诸多天才的集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因此,《十面灵璧图卷》能拍出天价,也是今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