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位90后 ! 同济大学张桁嘉 被评为“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作者:杨青霞 谌业平
编辑:杨青霞
时间:2020-10-27 15:37:44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十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共有20名教师上榜,来自上海同济大学张桁嘉名列其中。

记者注意到,1992年出生的张桁嘉,是当中最年轻的辅导员,也是唯一一位90后。

12年间,坚持担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讲解你

    用最饱满的激情

    道出你历史上点点滴滴

    让伟大的信仰传承接力

                         ——张桁嘉

这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张桁嘉在中共一大会址留言薄上留下的一段话。

2008年,刚上高一的张桁嘉来到一大会址担任志愿者讲解员。在这之后的12年间,他坚持担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培养带领23位学生讲解员真情宣讲党的初心故事。这也是他在担任辅导期间最值得骄傲的事。

“带着学生去中共一大会址当讲解志愿者,让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同时学生能给更多的人,比如学校内的同学,学校之外的复旦大学,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同学,以及国内外的游客,讲共产党初心故事,这个事是让我十分自豪的。”

3万字讲解词,他烂熟于心;278件文物展品,他如数家珍;15位一大代表生平,他倒背如流。

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再到大学辅导员,他在美好的岁月讲述着共产党人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伟大的信仰传承接力。

疫情防控期间变身“快递员”“传话员”

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请缨冲锋一线,负责协助14批次共计743名重点地区返校学生的健康观察和核酸、抗体检测工作。健康观察期间,他建立微信群24小时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安抚学生的恐慌情绪,担当隔离观察学生的“快递员”、“传话员”,暖心处理各类诉求238条。为了避免学生互相感染的风险,炎炎夏日里他身着隔离服、护目镜、医用口罩和手套,从1楼到8楼,112间房间逐一敲门提醒学生有序进行检测,被学生亲切称为“超能大白”。

■右二为张桁嘉

同样在疫情期间,他将“屏对屏”线上的交流变成“心贴心”的关怀。在与湖北地区学生日常交流中发现,受疫情影响,学生普遍存在恐慌心理,心理压力较大,在线上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不少困惑和问题。

于是他第一时间联系身在湖北的学生党员,经学院党委审批,策划成立并指导全校首个湖北学生临时党支部,战“疫”一线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他提炼疫情防控“活教材”,发掘抗疫的思政育人元素,开拓B站、抖音等新形势下思政工作新阵地,打造“党史”、“校史”、“战‘疫’团课”三大系列直播网课,激励青年利用专业知识助力疫情防控,号召学生奋勇拼搏、上下求索。

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嘉哥”

张桁嘉从他所带的第一届学生起,他都会布置一项特殊的开学“作业”——给辅导员的一封信。新生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内向的同学更加羞于向外界寻求帮助,书信就成为了张桁嘉为他们打开心灵世界沟通的桥梁。字里行间,捕捉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书信背后的故事,学生的困惑、担忧,主动提供帮助;发现学生闪光点,循循善诱,引导树立精神理想目标。

在临近毕业之际,他会一一为学生写回信,与学生一起回首入学时的“初心”,对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寄语。

有家长说:“孩子和我们之间还会有小秘密,却什么话都愿意跟张老师说。”

■张桁嘉(左三)与学生合唱《我们都是追梦人》

年纪是优势也是挑战。

张桁嘉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天然的优势减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感,同学们都情切的称呼他为“嘉哥”。“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我才比他们大5岁,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像师生,更像是大哥哥。”张桁嘉说道。

正因为入职辅导员时间不长,张桁嘉认为这也是一种挑战“刚刚带学生的时候,自己也是才将身份转换为学生,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工作中肯定会遇到困难。”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张桁嘉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

榜样力量,让他选择成为辅导员

本科毕业时,张桁嘉通过同济大学推优政策“只要过了国家线,就能读研究生”,然而他放弃了读研这条路,榜样的力量,让他选择留校当一名辅导员。

“我的高中老师,向明中学丁凛老师,对我们班上40多名同学的优劣势能十分了解,并根据每位学生自身特点的手写一两千字的属于他们每个人自己的推荐信,这点让我很触动,让我感受到每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这让我想能不能通过我自身的努力,去帮助我的弟弟妹妹们。”

在担任辅导员五年间,他用心呵护学生、倾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信仰之光点亮莘莘学子青春之路。

“我觉得,我们辅导员就是一粒火种,就是要去点亮学生心里的希望火炬、信仰火炬,再一棒一棒把火炬传递下去。”这便是他作为90后辅导员所秉持的“初心”。


图片:受访者供图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