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城投公路集团第一事业部第三指挥部指挥长吴连盛披露,昆阳路越江大桥的设计初期,就已经考虑到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过江需求,进行独特的“错层布置”设计,上层供机动车辆通行,下层供人非通行。
“未来行人与非机动车上桥,无需通过引桥的超长坡道,16部大型垂直电梯分布在大桥浦江两岸,方便市民及非机动车上下桥。人非通道预计年底全部对公众开放,为两岸居民过江提供更为便捷的交通方式选择。 ”吴连盛表示。
吴连盛还告诉记者,16台电梯分布于四个位置,每处有4台。按照设计容量,一部电梯可以容纳非机动车6到8辆,一部电梯一个小时大致可以载运180辆非机动车。
据隧道股份上海路桥现场项目经理介绍,自2017年7月25日在黄浦江打下第一根桩,建设者们经历了江中超深钢管桩打设、水下围堰、水上平台施工、新冠疫情等多个挑战和考验,最终历经1191天的日夜兼程,实现了大桥的如期交付。
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奉贤区交界处的昆阳路越江大桥全长1939.33米,主桥长540米,宽28.5米,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每小时60公里。记者从位于奉贤区的庄行镇端驾车行驶,抵达位于闵行区的马桥镇端,全程只需5分钟。而以往,市民从沪闵公路跨越黄浦江,常常需要花费40分钟的时间。昆阳路越江通道工程的通车将填补从闵浦二桥至松浦大桥之间近10千米的空白。
昆阳路大桥最为“吸睛”的是它“钻石型”的主桥塔身。基于整体功能需求,隧道股份城建设计提出了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的主桥设计方案。昆阳路大桥为独塔斜拉桥,这也是黄浦江上唯一在江中心设墩的大桥。
因其在江心建设的特殊性,创造了上海市内河航道桥梁桩基深度和施工难度的新纪录,成为目前浦江上“扎根”最深的大桥。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建设领先的城市,又处于长三角水域复杂的地理环境之中,桥梁工程成为刚需之重,较早就开展了关键技术的攻坚突破工作。起步早、突破快、技术储备坚实是上海市桥梁技术发展的特点。
1976年6月,黄浦江上建成首座越江大桥——松浦大桥。自此之后,黄浦江上先后共建立12座越江大桥,拥有多项“第一”,对我国桥梁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