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列入新中考计分科目!思政课如何让学生眼睛“亮起来”?上海这个区这样做


作者:崔翼琴
编辑:张骞
时间:2020-11-02 11:42:57
听课、划线、做笔记,是不少同学上思政课、道德与法治课的标配动作“三件套”。思政课如何让学生们眼睛“亮起来”,真正有所获,一直是思政教师们用心探讨的话题。

从明年起,上海将实行初中毕业、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两考合一”,统一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科目将占到60分,重要性不言而喻。

思政课究竟怎么上?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海静安区大中小学作了有效的探索。

道法课就是一道辨析题、讨论题

“中国古往今来有哪些创新发明?”

“2020年中国最具创新的人和事有哪些?”

“从创新的角度解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的民族复兴之路,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上周,在风华初级中学九年级的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上,经过课前预习、课中小组讨论,陈力立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剖析“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主题。面对陈老师“是谁在创新”的发问,一位同学起身答:“人民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另一位同学接着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陈老师继续问:“这带给你哪些启发?”九年级施则行同学坚定的一声“敢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肯定的目光。
“调动起同学们的学科思维,每节道法课的主题就是一道辨析题、一道讨论题、一道问答题。”风华初级中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道法教研组长金雷老师剖析了学生的课堂变化。“教师转换授课方式,道法课不再只是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而是启发思维、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学生在养成学科思维、解答并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应试就不再成为难题。”
在风华初级中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仅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体现,在其他学科的课堂上亦有渗透和延伸。
一堂“外交事业的发展”的历史课,张蓓晶老师引导同学们从时代背景看新中国外交事业局面的一步步打开,得出“综合国力”才是树立大国地位的真正实力;另一堂以“灯光”为主题的语文课,王悦琳老师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主人公郝副营长的表现,感受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从而理解战争年代灯光的特殊含义,让学生感受到了当今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心中深植下一份家国情怀。 

有“温度”的道法课这么上!

学生们平时喜欢看娱乐、体育新闻,却对报纸的政治头条不太感兴趣,理论性太强的文件显得和同学们有“距离感”。如何消除这种隔阂,让道法课更有“温度”
风华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尝试引入“时政小课堂”,让学生解说新闻、评论时事,经过了同龄小伙伴的“翻译”,枯燥难记的新闻,也可以变成有思想、有情感、可接受的话题。
思政课必须是贴近时代脉搏的、与时俱进的,学生才会感兴趣。”在金雷老师的课堂上,他与学生侃侃而谈“为什么说民法典的诞生,在今天是最好的时间”,“为什么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是农业问题”,社论与身边实际相结合,学生不会听得干巴巴,对时事和国情发展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未来,道法课将进一步对标新课标,进行系统性的单元学习在探究式的小组学习中,同龄学生可以合作式学习、进行观点的碰撞和优势互补。”
与此同时,风华初级中学亦在六七八年级开展道法学科实践,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七年级的学生走访周边社区的公共设施,进行体验调查式学习;八年级的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当一名“红色小导游”,撰写导游介绍词,并通过小视频、导游手册、小报、自媒体等方式将“项目化学习”成果作展示。
金雷老师介绍,“学科实践,引导学生从社会视角看问题,不光从自身学生角度出发,也进一步了解探究国家、社会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思政认知。”

静安各校进行跨学科探索

在静安区,各校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打造精品课程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思与行,正在进行时。
大宁国际小学,思政课程除了基础教研团队,还有一支由不同教龄、不同学科专业老师组成的核心教研团队。比如学期中,孩子们进行了“上海老品牌”的课题探索,此活动便是融合了数学和道法学科,让学生们运用数学折线统计图,对改革开放初期上海老品牌的销售数据做统计,引导学生思考变化的原因,从而理解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老品牌发展,打开了学生的认识视野。
田家炳中学,学生们进行了“踏上强国之路”“我向邓小平爷爷提建议”的专题研究,同学们假想回到了1979年,来自未来中国的自己,向邓小平爷爷提出对改革开放的建议。课题研究有了历史老师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获取史料、发现问题、观察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而在民立中学,思政课以“议题”的形式展开。民立中学的政治教研组长吴文艳老师说,学校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关注“疫情中的哲学智慧”、“后疫情时代国际社会走向”等,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们的认识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转变为“社会需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静安区将编制思政课实践地图

“把思政课建设成真正受学生喜爱、能受益终身的精品课程。”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建设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静安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 于日前在上海市静安区风华初级中学举行。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说,学校要将思政课改革创新作为一个有破有立、螺旋递进的过程,抓准关键环节,从容有序推进。
从课程建设上:
小学:探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活动课程
初中:探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究课程
高中:探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读课程
会上透露,在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机制上,静安区将编制学生思政课实践地图充分利用各类场馆,精心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在博物馆学习和实践中提升人文素养和责任担当;同时,积极引入社会家庭资源和专家智慧,聘请专家学者、先进人物等兼任思政课教师。
现场,静安区学校代表领取了课程资源包,“静安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心”正式揭牌,未来中心将重点突破深化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会上,诸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们也对“在新时代何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作探讨。

注:本文由作者原创,图片由学校供图,转载请联系授权,授权转载请标注出自上海升学微信(ID:shanghaishengxue)

来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