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去兜兜浦东第一古镇丨老街老房古桥寺庙还有非遗羊肉技艺,侬一定要去看看!


作者:严山山
编辑:严山山
时间:2020-11-03 13:21:09

                                                                                       


今天周到君要带你去的是周浦。各位看官,我伲周浦可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素有“浦东十八镇,周浦第一镇”之美誉。自上海开埠以后,周浦因为交通便利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曾被称为 “小上海”。


按照上海文史研究者宋志良先生的介绍:

周浦镇是浦东成陆最早的集镇之一。历史上,周浦地区大约在南北朝时开始渐渐成陆;到了唐朝中后期,周浦地区大部分已经成陆;周浦地区大约在南宋时形成村落,当时这里称为杜浦;元朝,朝廷曾在周浦地区设立下沙杜浦巡司。

■ 中大同元年(546年)地图,周浦部分形成陆地

关于周浦名字的来历也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周浦因四周河道如网而得名;

说法二:据《嘉定周氏族谱》云,元代有个叫周汝楫的湖广人,是宋朝周澧溪的十一世孙。考中进士后任上海县事,举家搬到上海,他的曾孙周轨迁到了黄浦江南岸,子孙繁衍,所居住的地方逐被称为周浦。

如此看来,周浦作为浦东第一古镇实至名归。

■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地图,周浦村已有标识

既然把各位胃口吊起来了,接下来,周到君会带大家去几个周浦有年头的老街、老房、古桥和寺庙兜兜看看,当然还有列入浦东非遗项目的羊肉馆。Let's go!!!

小上海旅游文化城

位于周浦镇中心,西至康沈路、北至中大街,东至周市路、南至年家浜路。

■ 小上海旅游文化城

“小上海旅游文化城”是正式得到上海地名办命名的,当初取这名字是对应周浦“小上海”的别称。广场设立两层六角亭,两侧采用了典型民族风格的,商业街建筑布局——南街与北街,街内飞檐翘起,形成江南特有的商业街,体现了“古式古香、江南水乡”的仿古建筑风格。

小上海步行街

西起康沈路,东至周市路,全长大约500米。

■ 小上海步行街

小上海步行街毗邻小上海旅游文化城,集美食、购物、休闲为一体,是周浦镇人民娱乐休闲的热闹区域。特别是每逢节假日和举行夜市时,步行街人山人海,堪比南京路步行街。虽然是工作日,周到君仍然可以看到市民在步行街选购服装,做做美容和美甲,也有小朋友在街边跑动玩游戏,当然也不乏像我们这样来打卡的朋友吧!

黄大哥祖传羊肉馆

位于沪南公路里仁村755号,制作手艺被列入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 周浦白切羊肉

据介绍,周浦羊肉制作技艺以及人们早上爱吃羊肉烧酒的习俗,早在清代中后期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周浦羊肉制作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至今仍保持传统的手工操作技艺,羊肉不掺入任何添加剂,这点对于爱吃羊肉的美食客来说太重要了!!!

■ 迁回迁回村里的黄大哥祖传羊肉馆”

周到君当天去的是周浦唯一传承百年的老店“黄大哥祖传羊肉馆”,所制羊肉酥而不糊、香而不腥、肥而不腻,深受广大顾客青睐。店主黄永石是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1978年开始跟外公顾梦生学手艺,再加上母亲顾来娣(当地人称她为“羊肉妹妹”)手艺的加持,白切羊肉的制作技艺捶打得炉火纯青。

■ 白切羊肉+羊肝

今年10月下旬,黄大哥将羊肉老店迁回村里并增加了营业面积,每天凌晨开市之后都是人头济济,真可谓是生意兴隆。听周到君说喜欢吃他家羊肉,黄大哥非常高兴。大家猜猜看,我们吃的这份羊肉+羊肝(见上图)多少钱?

顾家老宅

位于周浦棋杆村,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顾家老宅介绍

顾家老宅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约1830年),历时十多年方告完工,是浦东目前为止保存完好的绞圈房。顾家老宅有正后棣五间,前棣五间,东西厢房各二间,中间天井呈正方形。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向我们述说着百年之前的故事。

■ 顾家老宅属于绞圈房建筑

顾家老宅至今居住着多名顾家后人,92岁的顾梦生和95岁的妻子张桂仙就是最年长的二位。据村里人说,顾家现在是五代同堂。周到君那天去时,张桂仙老人正在老宅前的井边洗菜,周浦文化服务中心朱平红主任和她用当地话聊起了家常。谈起今天的生活,老人认为很幸福,并欣然与我们合影(见下图)。

■ 图右为张桂仙老人

傅雷旧居

位于周浦东大街,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傅雷旧居

去周浦,一定要去傅雷旧居看看。在周浦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周到君来到了我国翻译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和教育家傅雷先生的旧居。据周浦文化服务中心朱平红主任介绍,傅雷先生四岁起,跟随母亲从闭塞的农村搬迁至时称“小上海”的周浦。在周浦,傅雷先生度过了对其影响至深的青少年时期。


■ 傅雷旧居

傅雷先生在旧居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足迹,他在这里度过了严苛教育的童年,接受了新文化思想教育,初试了文学创作锋芒。

德润桥

位于周浦界浜村,属于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

■ 上海美丽村镇——界浜村

周浦镇东北,一条河浜南北纵贯,以浜为界分成东西两部,故此浜称为界浜港,此村得名界浜。辖区内有中小河道111条,河网密布、河道纵横、水系发达,这也印证了周浦自成陆以来就是江南水乡。

■ 界浜村水蜜桃

这里种植的水蜜桃曾作为北京奥运会特供桃,被《华尔街日报》记者斯坦称为“世界上最美味的桃子”。看来,这位斯坦先生有着与美猴王一样敏锐的味蕾,才能为当地的桃子总结出这样的美誉。

■ 德润桥

周到君还打卡了界浜村的百年古桥德润桥。据介绍,德润桥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属于标准的三堍双条石桥,桥脚为二根石柱拼立,上置横梁,刻楹联:

碧潭横处卧天,

银汉斜时绕帝;

桥列浪横头瑞女而,

名标乡邑同彩凤长。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该桥具有江南水乡桥梁特色,为了村里人过桥安全,古桥现在加上了金属护栏。

永定寺

位于周浦镇周东路270弄,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 永定寺

永定寺是浦东三大寺院之一,原址位于周浦镇西市,始建于宋淳熙年间(1174年—1189年)。周浦当地有人舍地3.20公顷建造寺舍,御赐“永定禅院”,“永定晨钟”为清代的“周浦八景”之一。

2008年11月之后,永定寺开始重建。周到君去时,寺内大多数主体建筑已经完工,走在桥上,很远就能看到九龙壁,进寺之后是新建的三面观音。天王殿与大雄宝殿寺内很安静,有时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僧人。


巽龙庵

位于周浦镇巽龙桥东侧,迄今已有280多年历史。

■ 巽龙庵

巽龙庵也称巽龙禅院,于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建造。因地处周浦镇东南巽方,故名;又因寺前有小石桥上有团龙纹图,为行人必经之途,故又称为桥里庙。

建庵时栽有银杏5株,是民国时“周浦十景”之一的“法云古木”。周到君坐在庵内走廊的小竹椅上,闻着桂花飘香,倒是别有一番景致。

彩蛋:有人用3D技术还原了老周浦

或许,作为游客,你会遗憾不能看到周浦镇以前的历史风貌。不过,这里周到君有一个好消息,据周浦文化服务中心介绍,现在周浦已经有人通过高科技还原了当年老周浦的场景。

■ 经3D复原的周浦南八灶旧貌

作为一个老周浦人,曾是机械设计师的黄佳林看着周浦从水乡古镇蜕变成为繁华城镇。他用3D技术复原了一个“老周浦”历史场景,翻开他写的《重现老周浦(上册)》一书

周浦塘、咸塘港、张家浜等上百条河流纵横交叉,

钥匙桥、巽龙桥、永兴桥等50多座石桥连接着大街小巷,

两岸楼宇叠层,店铺林立……

这一张张图片,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周浦。

■ 经3D复原的周浦街景和周浦水乡旧貌

相信这也是黄佳林多年来的愿望,将老周浦的历史风貌、人文情怀重现在人们眼前。据悉,周浦还计划在未来推出《重现老周浦(下册)》及彩色图册版,让新老周浦人了解重温周浦历史文化,忆古惜今,将周浦记忆代代相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个更为全面逼真的周浦古镇的风貌!

视频:赵星博
图片:浦东旅游
来源:周到